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政協智慧助力“雙創”工作發展
———江蘇省政協常委會議建言創新驅動發展
江蘇省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省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2015年達到60%。
然而,面對新形勢,怎樣把江蘇省“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落實到地面上?
5月19日至20日,江蘇省政協舉行常委會議,圍繞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委員們分析問題找短板,議政建言。
強基礎
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新產品都是建立在新知識基礎上的,而這些新知識來源于基礎研究。江蘇創新基礎如何?
九三學社江蘇省委認為,江蘇的基礎研究尚顯不足。
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建議,加快以源頭創新為核心的基礎研究。要對學科體系進行系統部署,遵循學科建設的自身發展規律,不能跟著市場走;應設立基礎研究戰略布局智庫,開展省級基礎研究的戰略發展規劃研究;形成全省優勢基礎研究領域,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力度;針對戰略性新興領域,選擇突破點重點支持,形成新的基礎研究優勢。
而江蘇省政協常委、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盛克勤關注的則是研究基礎——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是與創新有關的價值理念、行為規范和人文環境的多元復合。它看似無形,實則力量無窮,在創新發展的主引擎中起著‘點火器’的作用。”盛克勤說。
對此,盛克勤用四味“藥”配出了一劑“方”———激發一種精神、用好一項紅利、建立一套機制、優化一個環境。
盛克勤建議,注重典型引領、營造全民創新氛圍,把“敢為天下先”精神融入江蘇文化的根與魂;將創新嵌入教育全鏈條、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推動“人力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出臺容錯免責辦法、推出試錯成本分擔舉措、完善創業創新失敗保障政策,建立一整套寬容失敗、允許試錯的機制;建立清單、整合創新平臺、集聚社會資源,優化創新環境。
強產業
創新是要形成發展優勢,發展的優勢最終要體現在產業優勢上。江蘇產業創新發展短板何在?
江蘇省政協常委、省社科院研究員包宗順認為,江蘇缺少重大、關鍵和共性的產業創新,還未能在某個行業占領國際產業發展制高點。為此,包宗順建議,“推進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高校、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中介機構之間的合作,實現對創新資源的整合利用,加大對重大核心、關鍵和共性技術的聯合攻關,形成以企業重大研發機構為引領、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體、各類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為基礎支撐的平臺體系?!?/p>
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和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創新與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標志。致公黨江蘇省委注意到:江蘇機器人產業存在各級政府扶持政策、資金碎片化、中低端領域產能過剩和無序競爭等內在問題,同時隨著國外機器人企業陸續進入并擴大產能,自主品牌企業發展空間被逐步壓縮。
致公黨江蘇省委建議,加快制訂全省“十三五”期間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引領各地工業機器人產業沿產業鏈差異化、互補化發展。研究出臺“機器人產業技術路線圖”,依托省級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利用市場化手段整合創新資源,開發行業專用機器人和非標機器人。
強區域
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我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批復成立一年多以來,省政協科學技術委員會多次組織委員到示范區調研。常委會議上,省政協科技委將基層和委員的呼聲帶上來。
示范區建設涉及多部門、多領域。省政協科技委建議建立完善上下聯動、統一高效的工作推進機制。在頂層設計上做到城市定位差別化,采取各具特色的政策方式;省級層面在優惠政策、人才、基礎設施建設、考核評價等方面應當在區域內實行均等化資源配置,以解決區域內不公平競爭問題。同時充分發揮蘇南示范區的溢出效應,在產業梯度轉移、區域協同創新等方面做好統籌協調,使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發展能輻射帶動蘇中、蘇北發展。
“蘇北地區開展‘雙創’工作,更重要甚至最重要的是解決好農民的創業問題?!泵窠ńK省委調研發現,蘇北地區創新驅動發展速度較慢,他們建議,充分考慮、客觀評價蘇北各地發展‘雙創’工作的基礎條件,從而給予政策、資金等多方面的有效引導和幫助。改變雙創扶持資金按項目補貼的方式,嘗試整合各級、各類、各條線的補貼政策,進行統一的“打包撥款”,給予蘇北各級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圍內靈活選擇惠農補貼使用途徑的權限,讓更多閑置的補貼資金用于農民最需要的地方。(記者 江迪)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智慧 “雙創”工作發展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