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去庫存不能靠“打雞血”
據統計,1—4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6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6.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4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提高30個百分點;銷售額2.77萬億元,增長55.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提高41.5個百分點。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商品房銷售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去庫存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也要看到,一些城市的房價再次出現非理性上漲,一個又一個的“地王”頻頻刷新紀錄。這樣的情形多少與過去有些似曾相識,一邊是政府密集出臺調控政策,市民購房意愿不斷提升,完成去庫存的目標指日可待;另一邊卻是房價不斷飆漲,開發商投資增速持續回升,新的庫存壓力又在重新醞釀。
房價以合適的速度上漲,是正常的市場現象,公眾也是能夠接受的。但最糟糕也是公眾意見最大的,是非理性上漲。兩三天就上漲幾十萬,三五年就能翻一番,除了讓開發商賺得盆滿缽滿,讓地方土地財政收入不斷攀升,留給市場的只能是前赴后繼的“接盤俠”,同時還有金融信貸風險,而且風險還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面對房地產庫存壓力,政府制定適當的鼓勵政策是應該的,卻不能通過加杠桿去庫存,不宜搞大力度刺激。不過,還是有一些決策者只看重眼前利益,在調控市場時用力過猛,以加杠桿的方式去庫存,把去庫存異化為單向“救市”。這樣的調控思路不僅帶來了新的金融風險,也鼓勵并變現了部分投資投機性需求,由此拉高了房價,加大了房市泡沫,同時也不能減輕甚至還會加重購房者的還貸壓力。短期來看,這與去杠桿的要求背道而馳;長期來看,這樣做也不可能真正有效去庫存。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去庫存需要綜合施策、差別化調控。既要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擴大有效需求,又要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提高供給質量;既要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又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為市民提供房源;既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又要鼓勵開發商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也就是說,去庫存要從多方面共同發力,不能僅僅挑其中最簡單也最易見成效的手段,比如取消限購,而忽視了“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與新型城鎮化”這一最重要、最長遠、最有效的手段。去庫存從本質上說也是一場改革,重點就是戶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需要在需求端和供給端同時發力。只有改革改到位了,去庫存自然能夠水到渠成。反之,如果不愿意在改革上動真格、下苦功,單靠行政手段“打雞血”,放任場外資金加杠桿,其結果必然推動房價非理性上漲,嚴重背離政策初衷。
今年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產庫存。5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四次會議要求,現階段推出的短期調控手段,也要注意同改革目標一致起來。中央已經釋放出明確的政策信號,什么是去庫存之根本,應該一目了然。現在是時候打破房地產市場周期律了,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去庫存,必須遏制地方政府“炒地”、投機資本“炒房”之風,而不能靠“打雞血”強刺激,不能找市場“接盤俠”,不能借去庫存亂作為。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去庫存 房價 接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