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用產業“造血”激發扶貧內生動力
——全國政協“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工作”特邀常委視察綜述
調研手記
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全國政協常委 徐一帆
這次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帶領我們重點視察了武陵山片區的貴州省銅仁市與湖南省湘西州,時間雖短,收獲很大,切實感受到了貴州、湖南在扶貧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
在此次視察前,我在做“功課”時看到這樣一句話:扶貧脫貧,產業是核心,市場是關鍵。我覺得很重要。
產業扶貧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立足本地資源的項目,另一類是非本地資源的“兩頭在外”的項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第一類項目的推進中做出成效,有了寶貴的經驗,比如積極探索“四跟四走”:“資金跟著扶貧對象走,扶貧對象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把精準扶貧落實到脫貧機制創新上,尤其是在做好“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方面,特色優勢產業扶貧取得了成效,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產業基地初具規模,農業經營組織帶動能力得到增強。再比如,我們考察的湖南省吉首市矮寨鎮隘口村茶葉專業合作社,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模式,還有“農戶貸款、政府貼息、企業分紅”的金融產業扶貧模式。在第二類項目方面,我也了解到湘西州一些情況,如引進面膜美容業,電動汽車、摩托車產業等。
我們在貴州銅仁同樣看到了兩類項目:一是梵凈山苗族文化旅游產品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讓4000多名婦女家門口就業,公司另一頭對外連著成千上萬的需求,訂單紛至沓來。當地優勢產品資源與市場需求,就這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越做越大。二是松桃經濟開發區,立足當地錳釩資源,靠電價、水價、稅收等優惠條件,短期內已吸引了234家企業入園,到位資金133億元。
選擇企業入園,除了不能讓高污染等企業進來,對于引進非本地資源優勢的產業,我覺得要審慎考察,審視行業、企業的發展前景,中長期市場需求,避免出現當年一些沿海地區有項目就好的“饑不擇食”的做法。
這次考察的銅仁市與湘西州,在武陵山片區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有兩點建議。第一點建議是在扶貧脫貧中,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政府有所為,就是做好企業干不了、干不好的事,如完成脫貧的基本要求,產業扶貧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政府有所不為,就是讓市場在扶貧脫貧中起決定作用。產業扶貧,市場是關鍵,要關注資金使用效益,創新資金使用方式,從給錢、給物資,到建機制、認清當地的資源優勢,將其引入市場,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第二點建議是要更關注連片貧困地區吸引沿海地區投資、產業梯度轉移出現的新情況、遇到的新挑戰與機遇。當前,我國扶貧攻堅主要靠政府主導,在現階段是必要的,但如果看得更遠些,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的趨勢,出現了向越南等更低勞動力成本國家轉移的趨勢,這就對連片貧困地區吸引沿海地區投資提出新的挑戰。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武陵山片區精準扶貧工作 扶貧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