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提速降費沒感覺”只因用戶多?
5月6日,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對參與2016“寬帶中國”調研采訪的媒體談及提速降費時表示,去年“提速降費”惠及用戶超過400億元;而對于廣大用戶對“提速降費”感知不明顯的抱怨,其表示,我國用戶規模龐大,所以平均每個用戶每個月費用下降2.6元,用戶對此基本沒有感知。(5月9日新京報)
很遺憾,嚴肅的“提速降費”議題,儼然成了菜市場的討價還價。他說降兩分、你說壓一毛,“花式套餐”吊打用戶智商,傲嬌姿態無視市場吁求。當然,工信部作為運營商的婆婆,出面緩釋公眾對提速降費的焦慮,也算是分內之事,其情可諒。不過,“月降2.6元”,乃至于“用戶對此基本沒有感知”——這怪胡椒面太少、還是湯太多了呢?
任何詭辯都不能回避一個真問題:用戶“基本沒有感知”的降價,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提速降費”。
道理其實也不復雜:一則,公眾固然要看到去年“提速降費”惠及用戶超過400億元等大數據,但也要看到,在全球經濟疲軟的當下,根據最新出爐的三大運營商2015年業績報告,其合計凈利潤達到1391.14億元,平均日賺3.81億元——粗放式比對一下,所謂“讓利優惠”,恐怕并不值得太過欣喜。二則,“惠及用戶超過400億元”,數字聽起來很感人,但須注意的是,這個“400億元”,大概是個理論上的“優惠幅度”,與真金白銀的利潤及收益,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何況,這“400億元”的測算標準與流程,也不夠透明,多少有點王婆賣瓜的色彩。
國際電聯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全球而言,日本目前光纖用戶占總用戶比最高,達到73%,韓國可達到69%;發達國家平均值18%。根據工信部預估,到今年年底,我國光纖用戶占寬帶用戶總數年內基本可以達到80%,有望成為世界第一。用戶數也好,覆蓋率也罷,這對于運營商是個賺錢的基數,但對于民眾來說,未必有多少實打實的欣喜。在“化石級”漫游費癡纏20余年而戀棧不走的時候,在“中國廣電”拿到戶口而被民眾冀望攪局網絡價格的時候——對于成為基本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源的互聯網,民眾最大的期盼,也許未必在于軟硬件的急速改良,而在于如何將之從生存成本與生產成本的壓力中,稍稍透口氣、稍稍減點壓。
去年上半年,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實施“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的意見》,再到三大運營商相繼公布“實施方案”——大戲連臺,輿論聲動,但曲終人散,卻一地雞毛。虧本的生意當然沒人做,消費者也并非逼著電信服務重蹈“廉價藥”的命運,不過,“提速降費”也是迫在眉睫。大道理不談,這一兩年間,僅總理的吐槽,就非三兩句,“有些發展中國家的網速都比北京快!”、“我們去年(2014年)一億多人次出國旅游,結果出國漫游的增長速度卻是下降的,因為漫游費太貴了!”……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眼下而言,要做的無非兩件事:一是審計一下去年提速降費方案的落實情況(包括這“400億元”的胡椒面是怎么計算出來的);二是厘清概念,告訴公眾,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提速降費”。套用句流行語結束此文:再不提速降費,我們真的都老了!(鄧海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寬帶網絡 提速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