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人物志人物志
從手札書畫中看戲劇奇才焦菊隱的交游與悲劇
在近現代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焦菊隱 (1905年- 1975年) 是知名戲劇大家和翻譯家,也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創建人和藝術上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戲劇、教育、文學、翻譯方面都堪稱奇才,對中國古典戲曲和西方戲劇都有精深的研究,在話劇民族化的探索上具有著巨大的成就。
焦菊隱先生像。
燕京大學時期郊游照片,后立者為焦菊隱。
在4月28日、29日的中國嘉德2016春拍上海巡展上,一批名為“先生先去,一戲一格”的焦菊隱書畫舊藏首次亮相,既可見一代戲劇大家的文藝修養,又可見出其交游與悲劇性命運所在。
其中既有老舍致焦菊隱信札與老舍夫婦合作書畫、沈尹默致焦菊隱手札,也有焦菊隱所作的《茶館》《龍須溝》戲劇手稿四種,以及郭沫若、于立群篆書七言聯等,一些焦菊隱的老照片也彌足珍貴。此外,被稱為“紅色公主”孫維世罕有存世一張照片也作為焦菊隱舊藏亮相(孫維世的父親孫炳文是中共革命烈士,犧牲于1927年,后被周恩來收為干女兒,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焦菊隱參加新劇社男扮女裝照之一。
焦菊隱先生以戲劇導演大師立于世。他是中國將莎翁名著《哈姆雷特》搬上舞臺的第一人,也是把《羅密歐與朱麗葉》改編為京劇(《鑄情記》)的第一人。作為北京人藝首任總導演,舞臺之上,焦菊隱先生縱橫捭闔、指揮若定,創作出一系列經典之作;他創辦了中國式的劇院并不斷探索北京人藝獨有的風格,受到國內外同行的尊重。
舞臺之下,先生致力于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洋戲劇之研究,其總結藝術實踐經驗的論著豐富了中國的戲劇導演理論;他扎根于民族生活和傳統藝術的土壤,吸收外國戲劇流派的營養,建立了風格獨特的表導演學派,為奠定話劇的“中國學派”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焦菊隱先生將宏博的學識、敏慧的領悟、高遠的理想和求索的精神聚焦于導演事業,為中國戲劇做出了至今無人可與比肩的貢獻。
1959年《蔡文姬》演出后,焦菊隱(前排左一)與習仲勛(前排右一)在臺上與演員合影。
《茶館》是焦菊隱的導演代表作,首演于1958年。它是中國話劇界的驕傲,也是世界戲劇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建國后人藝的創作與演出中,《茶館》不僅被公認為水平最高,最能代表北京人藝的特色,而且也是1949年后第一部走出國門、登上國際舞臺的劇作,歐洲四國和美、日的同行與觀眾藉此領略了中國話劇的民族魅力。
老舍致焦菊隱信札。
《龍須溝》是1949年后首部歌頌新北京市政建設的大型話劇。它以大雜院為主要場景,塑造出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焦菊隱任該劇導演,一邊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調整劇本,一邊讓演員去龍須溝深入生活,“掉進戲里去,參加藝術創造。”拍品491的梗概、排演本到總結手稿,不僅可以較為清晰地呈現焦菊隱的導演思路,而且能夠看出他對原作的改動和對作家的尊重。
《龍須溝》的演出效果堪稱輝煌,震動人心的激情、真切的生活場景和生動的形象塑造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老舍夸獎“導演沒有改動我所創造出來的人物性格”,原劇本的“北京味兒”得以保留。
《茶館》《龍須溝》《雷雨》《蔡文姬》戲劇手稿四種。
翻譯《雙城記》時焦菊隱人在四川江安,父親、哥哥、侄女、長子相繼去世,當時次子又死,第一任太太林素珊離他而去,北平家中也音信全無,加之江安戲專人際關系方面的齟齬,焦菊隱自己說當時的“心情基本是灰色的”。焦菊隱翻譯的《雙城記》從未正式出版,但從拍品490看,擇詞考究,行文典雅,當為質量上乘之譯作。以全書開頭為例,焦菊隱的譯文如下:
“那是極盛之世,也是極衰之世;是智慧的一代,也是愚昧的一代;是虔篤之期,也是懷疑之期;是光明之季,也是黑暗之季;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黯然無望的冬天;凡是人所企求的,全都實現了,而又全未實現;人們一齊直奔而去的,是天堂之路,然而也可以說是地獄的方向。”
焦菊隱(右一)與郭沫若(左一)研究劇本。
文革的政治運動終止了焦菊隱的學術進程,摧毀了他的一切夢想,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被剝奪了創造和言說的權利,曹禺回憶那時的焦菊隱是“沉默的、幾乎不會說話的上了年紀的人”,兩人都在“牛棚”,“鋪挨著鋪”。1975年2月28日凌晨,焦菊隱離開人世。1979年,遲到四年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首都文藝界、戲劇界、教育界為先生的英靈祭奠。于是之贈挽聯一幅,上書“先生先去也,一戲一豐碑”。
編輯:陳佳
關鍵詞:從手札書畫中 看戲劇奇才焦菊隱 交游與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