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從總統選舉看奧地利右翼政黨壯大的前因后果

2016年04月26日 10:19 | 作者:劉向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維也納4月25日電新聞分析:從總統選舉看奧地利右翼政黨壯大的前因后果 

新華社記者劉向

在24日舉行的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奧地利自由黨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以高達36%的得票率,遠超包括聯合執政的社民黨和人民黨在內的其他候選人。霍費爾將在第二輪投票中與得票率位列其后的前綠黨領導人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爭奪總統職位。

執政聯盟首輪投票出局,意味著奧地利政壇1945年以來社民黨和人民黨兩黨占據執政優勢局面的結束。奧地利民眾為何選擇右翼政黨,拋棄執政聯盟?右翼政黨得勢,對奧地利政壇將產生哪些影響?

分析認為,奧地利右翼政黨壯大、執政聯盟慘敗是內外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眼下歐洲的經濟和社會環境為右翼政治力量上升提供了有利條件,自由黨贏得空前勝利是歐洲政壇當前局勢的縮影。

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沖擊下,歐洲經濟增長乏力,外來移民等社會問題突出,民眾普遍對現狀存在失望和不安,不滿本國執政黨。

今年3月德國3個州議會選舉中,在難民問題上反對“歡迎政策”的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表現強勁,分別在各州議會中獲得席位;去年12月法國大區選舉第一輪投票,在法國本土13個大區中,主張排外、反移民、反全球化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在6個大區得票領先。這些都是歐洲國家對本國執政黨不滿的例證。

其次,執政聯盟自2013年贏得大選,無論是解決國內經濟和社會改革問題,還是應對難民危機,總體表現不佳。

2014年和2015年,奧地利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則不斷攀升。過去幾年,奧地利普通家庭實際收入基本沒有增長,考慮通脹因素,實際購買力甚至有所下降。

專家認為,奧地利執政聯盟缺乏魄力和靈活性,在經濟、稅收、教育、養老等重大政策問題上過多考慮黨派利益,常常難以達成妥協,拿不出有效的改革措施。

2015年夏季難民潮爆發以來,只有860萬人口的奧地利總共接納了約10萬難民。大批難民到來對奧地利的社會福利體系、工作崗位構成沖擊。隨著越來越多難民涌入,民眾的態度也由歡迎轉為抵制。執政聯盟在處理難民危機時反應遲緩、行動不力,令其失分不少。相比之下,自由黨反對外來移民,主張采取嚴厲的難民政策。霍費爾在競選中強調“家鄉”概念,提出“奧地利的”而非“歐盟的”主張,對歐盟持懷疑態度,迎合了不少選民的心理需求。

最后,霍費爾年輕有活力,既立場強硬,又表現親民,其個人魅力也是自由黨此次取得佳績的重要因素。

本次總統選舉無疑加速了奧地利政黨版圖的變革。

2013年奧地利全國大選,自由黨緊隨社民黨和人民黨,成為國民議會第三大黨。2015年9月,自由黨在民調中的支持率開始超過社民黨和人民黨。當地一家民調機構負責人巴赫邁爾認為,自由黨目前選民結構均衡,正在成為大眾政黨。

鑒于當前形勢,執政聯盟領導人表示不會提前舉行大選,但執政聯盟必須作出改變,抓住“最后的機會”,“重啟”并加強兩黨合作,拿出實實在在的政績,平穩過渡到2018年大選。

社民黨領導人、總理法伊曼24日晚承認,第一輪投票結果“是對政府的明確警告”,但同時表示,不會發生人事變動。人民黨領導人、奧地利副總理米特勒納也表示,不會因選舉失敗而換人,但要重新開展政府的工作。

此外,盡管霍費爾得票率大幅領先范德貝倫,但考慮到在第一輪投票中投給被淘汰者的選民中,大部分人可能會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持中左立場的范德貝倫,最終兩人誰將成為下屆奧地利總統仍存懸念。(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奧地利右翼政黨壯大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欲香欲色天天综合久久 | 精品尤物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 亚洲成高清a人片在线观看 综合国产亚洲专区 |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