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缺乏愛的教育導致冷漠與暴力

2016年04月22日 10:46 | 作者:戎國強 | 來源:錢江晚報
分享到: 

據安徽商報報道,4月15日晚,蒙城縣范集初級中學一班級的晚自習課上,幾名學生拒交考試卷并辱罵老師,矛盾升級,發展到學生圍毆教師。視頻顯示,教師對學生先有掐脖、掌摑——矛盾的激化不能排除這個因素,圍毆中有學生甚至用板凳砸老師。

報道說,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但是,僅僅將它看作一個治安事件肯定是不夠的,對事件的分析,不能止于當事雙方的行為本身。我們更應將此事作為一個教育事件來看待,我們更應該追問:為什么教師和學生的行為都偏離了自己特定的身份、職責(任務)及特定的環境(校園)?觀察范圍再擴大一點,還應該問:為什么這類事情會在教育領域里長期存在而得不到遏制?

那么,什么力量可以或可能遏制這類現象?現行教育體制為什么沒有能力改變現狀?答案是明確的:我們的教育缺乏“愛”。很多青少年的成長環境缺少愛,甚至,教育者自己也缺少應該得到的愛。

愛,應該是教育的靈魂,但是,我們往往將它僅僅理解為教師的個人素質。愛的終端體現,也常常是師生間的互動。因此,我們很少考慮:教育管理是否保護、鼓勵這種愛,教育管理的種種制度、各個環節,是不是以“愛學生”為中心來設計的?很遺憾,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成分,更多地體現為基層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行為,即使是這一部分有限的愛的成分,還要被打掉一些折扣。從根本上說,我們的教育目標,不是從學生的人格塑造出發,而是學生之外的因素出發的。教育的最高決策者以學生為本位,設定教育的目的就是:他將來應該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他的人生屬于他自己;另一種教育目的的出發點,是把學生培養成別人所需要的樣子,以滿足其他因素的需求而不是學生自身生活為需求。簡單地說,前者把學生培養成人格健全的人,后者把學生培養成別人的工具。

教育的出發點的不同,完全可以讓同一個教育、教學行為呈現出不同的面目。學生功課沒完成,或存在學習障礙,教師會替學生著急,想辦法改變,這個過程中教師即使有急躁甚至易怒等現象,學生內心也完全懂得老師的心意;如果是為了升學率,為評職稱等教育行為之外的因素,教師會表現出另一種狀態,學生也完全能感知到。但是,現在的教育都講究量化考核,考核內容都是看得見的數據:分數、升學率;考上重點的多少,比某校多幾個或少幾個……但是,很多更重要的教育工作是無法統計、量化為數字的。教育體制、教育評價體系中如果不鼓勵、保護老師的愛心,教師的愛心就會萎頓,這樣的教育環境就容易出現各種暴力行為。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心靈的冷漠與暴力。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蒙城縣 學生圍毆教師 教育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人妖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不卡 | 日韩精品电影亚洲一区 | 一级Av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