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殘障少年隨班就讀:期待溫柔接納
聾啞女孩張天嬌17歲時參加了“第八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比賽前媽媽為她梳頭。張天嬌從小就讀于普通小學,后來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是學院唯一一位聾人學生。視覺中國供圖(資料圖片)
□“這些孩子具備生存能力,學習能力卻很弱。我知道他們應該待在普通學校里,但是學校能給他們多少?我真的不知道”
□“其實,整個學校對于我們,就是一個大資源教室。卻很少有人想過來問問我們,該怎么建?”
□“我希望特殊兒童的家長不再唯唯諾諾地說‘我的孩子給你們帶來了麻煩’,希望孩子們都可以勇敢地說出來:當我和這個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
-----------------------------------------------------------------
視覺中國供圖
陳小赫覺得,自己在教室里的存在,就像是一個未經安檢的“易燃易爆物品”。
“我被老師安排在了角落的位置,這樣和同學的身體接觸最少?!毙W五年級放學之前的一個下午,班主任老師大聲提醒全班同學:“同學們下課了盡量不要去和陳小赫玩,他眼睛看不見,這是很危險的事情?!碑敃r,陳小赫正在拿著筆奮力讀完最后一段課文,他說自己“一下子聽得眼珠都要掉了”。
距離北京1000多公里的浙江嘉興,一所普通初中,班上“相依為命”的“超哥”和“楠姐”卻因為班主任把自己安排到了后排感受到了全身心的愉快?!八麄円环值轿覀儼?,我就蒙了。經常上著課他倆就從座位上騰地站起來,隨意走動。我只能讓同學們忽略他們的存在。”在班主任孫老師的認知范疇之內,自己唯一能為他們做的就是“等他們不在的時候,告訴全班同學不準欺負他們。他們是智力障礙,受法律保護的”。
在教育學的概念中,陳小赫、“超哥”、“楠姐”都屬于身體有殘疾的“特殊兒童”,他們在普通中小學里接受義務教育叫“隨班就讀”。盡管接受義務教育是所有孩子的權利,但特殊兒童的隨班就讀之路走得異常艱難。
從“特殊照顧”到“資源教室”
最近,一篇題為《教育,是溫柔對待每一個想要成功的孩子》的文章在網絡上以及微信朋友圈里被大量轉載,作者紀尋是一名神經肌肉病患者,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巴黎政治學院。文章記述了她在南京讀中小學時的種種不易:被分在四樓的班級,沒有人會想著把樓上樓下的班級換個位置;廁所在一樓而且沒有馬桶,她只能“站著”上廁所,招來圍觀和指責,但沒有人想過應該為殘障學生修一間無障礙廁所。
不過,特殊兒童的隨班就讀之路以后有望更為順暢,因為,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了《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中指出“招收5人以上數量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一般應設立不少于60平方米資源教室以提供特殊教育專業服務”。
《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普通小學、初中隨班就讀和附設特教班招收的學生3.80萬人,在校生20.91萬人,分別占特殊教育招生總數和在校生總數的53.78%和52.94%。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王雁教授介紹:“資源教室在普通學校中的推廣和普及,其實正是中國融合教育支持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從認知到行為,‘資源教室’其實都涵蓋了?!?/p>
當然,這個指南要落到實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學生總在入學升學,一間資源教室怎么滿足得了不同殘疾類型的學生?”于老師是一名“戰斗經歷”豐富的“隨班就讀”老師,收到“指南”消息的當天,心里的疑問也出來了。
“我們不過是不對這些殘疾孩子做普通學生要求罷了,至于全方位介入他們的學習,那是個多大的工程?目前我們還沒有條件弄。”這是一個硬件設施一流的省一級重點中學教導主任的第一反應。
對于這群特殊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觀念在主導教育?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殘障孩子 老師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