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限童令”能否終結“星二代”一夜成名的神話?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題:“限童令”能否終結“星二代”一夜成名的神話?
從《爸爸去哪兒》開始,國內明星親子真人秀節目數量增多,越來越多的“星二代”在電視屏幕上一夜爆紅,拍廣告、做代言、出席商業活動……在名利雙收的背后,有隱私曝光的尷尬,有被過度消費的苦惱,還有被資本“綁架”的無奈。
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限童令”能否為未成年人撐起一把保護傘,讓真人秀節目回歸正常軌道?
“星二代”:光環掩蓋不住“成長的煩惱”
自親子類真人秀備受觀眾寵愛之后,“星二代”似乎一夜之間被集結在了鎂光燈中央。在“明星”光環的加持下,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獲得的不僅僅是成名的榮耀,還有成長的煩惱。
探究近年來“星二代”霸屏現象,業內人士分析,早些年,明星們更加注重對子女的隱私保護,較少在公眾面前暴露孩子的信息,但隨著明星親子類真人秀節目開創性地在屏幕上展現明星子女的生活狀況,極大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出現了跟風現象。
“大多數觀眾本著對明星父母們的窺視心理收看節目,卻無意間被節目中的萌娃所吸引,從而對其產生認同、向往的情感。”對于親子類真人秀的火暴,山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馬曉妍分析,節目中的兒童形象成為帶有觀眾情感印記的消費符號,隨著“星二代”曝光度的增加,逐漸成為公眾“圍觀”的對象。
然而,成名無疑是把雙刃劍,過早地進入公眾的視線,雖然獲得了名利,但孩子們無意識的言行和隱私卻被曝光,甚至遭受非議。如有的被指“太成熟、心機重”,有的被指“霸道、蠻橫”……這種貼標簽式的評價,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乃至身心健康。
不僅如此,面對洶涌而來的社會輿論,“星二代”逐漸了解到怎樣才會博得關注,怎樣才會贏得掌聲,其心理也在這一過程中被逐漸異化。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的孩子在第一次面對攝像機鏡頭時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但幾期過后便曉得要穿白西裝“耍帥”;3歲的小孩拿著狗尾巴草分發給攝影師,說:“誰給我拍得好,我給誰獎勵。”
兒童心理咨詢師侯麗霞表示,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要根據孩子的特質決定,看孩子是否適合并且喜歡走什么路。“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正好與孩子的特點相符合,對孩子來說就是好事,而如果僅僅是父母單方面的意愿,就可能對孩子的身心不利。”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限童令 星二代一夜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