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信息化助力提升醫療質量
阜外醫院住院患者死亡率已降至0.2%
人民政協網北京4月14日訊(記者 李木元) 記者4月8日從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舉行的媒體溝通交流會上獲悉,近年來,該院通過信息化全面提升了醫療質量,在就診量大幅攀升,來院就醫患者病情日益嚴重的背景下,自2009年至2015年,阜外醫院住院患者治愈好轉率由99.5%上升至99.8%,死亡率由0.5%下降至0.2%;外科手術死亡率由0.8%下降至0.5%。
自2002年起,阜外醫院已建成一套以電子病歷為核心、信息高度集成、流程嚴格控制、知識系統完備、具備事前控制能力、具備醫療成本控制體系、符合心血管專科醫療特色的信息化支撐平臺。2014年,該院成為首家達到衛計委《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6級標準的專科醫療機構。
阜外醫院副院長兼醫務處處長李志遠介紹,該院利用信息系統的全面使用和信息流程的優化,有效減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縮短了醫療各環節的時間。與使用醫師工作站前相比,門診總就診人次增長了52.8%,門診醫師單次出診接診人次同比增長了32.2%。自2009年至2015年,在阜外醫院醫師人數增長低于20%的情況下,同期住院患者總數增長了74.4%,平均住院日也由9.5日下降至7.4日。
阜外醫院還在輸血、手術、用藥等關鍵環節全面實現了信息化支持的閉環管理,利用機讀標識、移動設備等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對操作過程的監督、核對,保證了臨床操作在時間、地點、人員、方法、措施上的完全正確,避免了醫療過程低級錯誤的發生。
李志遠表示,與系統實施前比對,阜外醫院手術準確率達到了100%。核對時間縮短21%,患者入室至手術開始時間縮短10%以上;感染監控全面提升,篩查范圍,由0.1%提高至1%,院內感染率由0.8%下降至0.5%;利用全程的醫政監管平臺,降低了缺陷病歷的產生,杜絕了病歷甲級病案率由86.4%達到了99%。
編輯:趙彥
關鍵詞:阜外醫院 住院患者死亡率降低 互聯網+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