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庫布其沙漠:創造綠色奇跡
奔騰的黃河之水,在中華大地上寫下一個大大的“幾”字后,一路奔向大海。這個“幾”字內側頂部地區,就是廣袤的庫布其沙漠。
遠遠看去,黃河似弓,沙漠如弦,這片1.86 萬平方公里的沙漠,是十幾萬庫布其人的家園。千百年來,這里上演著生活的悲喜劇,而綠色,是他們永恒的夢想……億利資源集團在庫布其大沙漠的邊緣、黃河的南岸建起了240多公里長的防沙護河鎖邊林帶,在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的同時,每年可減少數億噸的泥沙進入黃河。
千百年的堅守,20多年的堅持;古老的沙漠,綿延的新綠,繽紛的八瓣梅;生態文明的美麗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
庫布其沙漠
①沙漠里的生活像孤島
對于生活在庫布其的十多萬人來說,蒼茫的大漠代表著生活的艱辛和苦難。這里年均降雨量249mm,而年均蒸發量2200mm,是降雨量的8倍多。
冬春狂風肆虐,黃沙漫卷,800公里之外的北京由此飽受沙塵暴之苦;夏秋洪水泛濫,毀田挾沙,直撲黃河,每年至少有6 億噸黃沙注入黃河。
這片浩瀚的沙漠,以新月形流動沙丘為主。沙丘高大雄渾,終年移動不止。植被難以存活,偶有頑強生長下來的樹木,幾年功夫就沙埋半截,僅露樹梢了。一直以來,黃河拐彎處的這片壯美沙漠,被稱為“死亡之海”。
庫布其沙漠深處的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村有一個美麗的漢語譯名“歌的故鄉”。這里流傳著一首歌謠:“風起明沙到處流,沙壓房子人搬走,沙蓬窩窩沙蔥菜,養活一代又一代。” 這就是大漠生活的寫照。
道圖嘎查村的50多歲村民布仁巴雅爾,一家4口靠放牧、挖甘草為生。
沙漠里沒有路,騎駱駝到最近的鎮上購物,來回一趟要6天,一次得買上半年用的生活用品。
沙漠中的生活就像孤島。沒有道路,甚至沒有羊腸小路,走過的路隔夜便被風沙吹得不見蹤影,駱駝就是沙漠里唯一的交通工具。
沒有出路,沒有醫院,沒有學校,沒有電。一切都要到沙漠之外。
許多孩子到十三四歲也上不了學。而上學的孩子要騎駱駝到什拉召,然后騎著寄存的自行車到學校。到沙漠外讀書的孩子多半一年只能回兩次家。
生病了,許多牧民學會了用罐頭瓶子拔火罐。“老伴的手藝不錯,中暑感冒什么的,一般都能‘罐’到病除。”巴雅爾說。而急性闌尾炎這樣的常見病,對于沙漠里的人來說卻足以致命,大漠阻隔了生命救援的通道。
從巴雅爾的家去往鎮子的路上,有好多這樣被黃沙掩埋的房屋或者村莊,有不知道哪一代人用過的石磙,有一片片枯死的胡楊,這里留存著一代代庫布其人的渴望和迷茫。
大漠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外部世界千變萬化,而沙漠里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多少年來始終貧瘠。
“365天可能300天都在刮沙子。我是吃沙拌飯,睡‘沙鋪’長大的。”從小就生活在陰山腳下、沙漠邊緣的王文彪說。
1988年,28歲的王文彪簽訂合同,成了杭錦旗沙漠鹽場的廠長。地處庫布其沙漠腹地的鹽場讓土生土長的王文彪認識到比在沙漠安家更加殘酷的另一面。
無電、無水、無路、無通訊,除了地殼運動形成的鹽海子,就是一望無際的沙漠。
面積18平方公里的鹽海子,不僅有鹽,還有豐富的芒硝、天然堿等化工資源,總儲量高達1.8 億噸。
鹽場生產出的無機鹽供不應求,卻堆積如山。鹽場最難的不是生產,而是運輸。
簡單的開工儀式之后,王文彪和他的同伴們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局面。擺在他面前的是快要被沙子埋掉的生產設備,鹽湖里也蒙著厚厚的沙子。深處腹地,四周被1.86萬平方公里的沙漠所包圍,火車站60多公里的直線距離,需繞道330多公里,車輛平均時速不到10公里。車行沙漠,經常被流沙圍困。出外辦事得扛把鍬,刨完沙子,車才能動。
沒有路,走的人再多還是沒有路,生產和經營永遠處于簡單粗放、效益低下的狀態,這就是在沙漠辦鹽場的困境。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沙漠 庫布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