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鞍鋼巨虧近46億 員工自稱變“啃老族”
■ 人物
三個鞍鋼人的清明節
對于鞍鋼人來說,今年的清明節過得和往年有些不同:16萬鞍鋼人正處于企業巨額虧損、工資大幅縮水、面臨失業邊緣的艱難期。有的人順應政策號召而主動“居家”離崗,有些人苦苦支撐,也有人早已離開體制,并在外部取得了成績。清明節當天,新京報記者接觸到了三個不同的鞍鋼人。
【中層干部程明】
居家待遇好我考慮居家
程明是那種一看就是領導干部的人。
在鞍山當地的孟泰公園,新京報記者見到了程明。現年59歲的他前額寬闊,眉毛厚重,大眼發亮,臉龐粗獷,聲音渾厚。
程明出生在“大躍進”前夕,一家三代都在鞍鋼。“1980年正式進鞍鋼,結婚生子、我父親退休、提干、兒子進鞍鋼,現在我也要退了。”程明稱,“在鞍鋼真是干了一輩子啊!”
對于鞍鋼在搞的“3005”方案,程明交口稱贊。“鞍鋼現在的人力資源政策不錯。為什么呢?自愿!自愿就民主嘛!而且待遇也好啊,不少工人現在拿的工資太少了,因為跟企業效益掛鉤嘛”,程明語速慢了下來,“但居家就不一樣了,待遇比照退休,待遇可能比現在在職的工資還要好!”
“而且一個月辦一次居家申請,一直搞到2018年底,這什么意思呢?時間長,節奏慢,給員工充分的考慮時間。”程明突然停了下來,回頭看過去,是一個老人落坐在背后的木椅,他稍微放低了聲音,“我在廠里就是給大家這么說的。”
【一線職工趙紅秀】
小妹找對象不再提鞍鋼職工
趙紅秀是個80后,土生土長的鞍山人。清明這天,她和丈夫、女兒一起去鞍山市區東南的千山爬山。
她父親上世紀60年代就進了鞍鋼,幾年前到齡退休。對于趙紅秀的父親那一代人來說,鞍鋼就是天。
趙紅秀回憶說,鞍鋼對于全民職工還是非常照顧的,這讓老一代人心中很有自豪感,“我爸爸那一代人不少人退休后都特意留下兩件鞍鋼工作服,一件換洗,一件穿身上”。
在山上,她和當地人討論起鞍鋼以前的好日子,“以前鞍鋼的人可有錢了,吃頓飯動不動兩百多,啤酒放開喝,現在連人影都沒了”。據開飯店的當地人表示,以前得到九點才打烊呢,現在七點半就關門了。
“妞妞,學習好才有出息。”趙紅秀扭頭對女兒說,口音也換成了普通話。
在臨別之余趙紅秀說了小插曲,“我姨家小妹在我們這一個事業單位,前年找對象非鞍鋼的不要,現在說鞍鋼工資太低,再不提這茬了。”
【鞍鋼老人馬忠普】
鞍鋼困難是體制問題
馬忠普平時很少回鞍山,清明節是一個例外。
今年已年過七旬的他常住北京,在一家外資背景的大宗商品信息咨詢企業擔任高管。在走出體制之前,他曾在鞍鋼工作了幾十年。這些天,他回到鞍山老家掃墓。
馬忠普回憶說,“90年代我就寫過一篇很長的文章給領導,提出非鋼產業轉型。”
“如果鞍鋼允許非鋼產業部門自己獨立發展,怎么著也能出一個三一,出一個萬達,鞍鋼哪能淪落到現在這么困難的境地?”馬忠普表示。
“前些年市場好的時候,企業領導沒有看到,未來這點鋼鐵是養活不了這么多員工的,在養活不了之前,就應該讓他們所在的非鋼產業部門在市場中進行生存,不然也不會有現在這么大的包袱。”馬忠普說。
“表面是戰略思路問題,本質上是體制問題”,馬忠普說,鞍鋼的體制是什么?就是小領導聽大領導,頂上不拿盤子,底下沒法動。
然而,馬忠普的文章呈遞領導、分發下去后就再也沒有下文。“當時鞍鋼要是大力發展非鋼產業,憑鞍鋼的技術、人才和實力,到現在二十年了,怎么發展不起來?”他臉上雖然笑了起來,但不乏惋惜之色。(程明、趙紅秀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新京報記者 趙毅波 徐偉 鞍山、北京報道
編輯:曾珂
關鍵詞:鞍鋼 啃老族 員工自稱變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