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張卓元:清理僵尸企業成為國企改革重頭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表述中,最鮮活的內容是“三個一批”,即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其中,最重要的是“清理退出一批”,也就是去產能,清理“僵尸企業”。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今年五大重點任務中,去產能也排在第一個,成為最主要的任務。嚴格來說,要清理僵尸企業,主要事涉國有企業。因為民營企業經營不善,市場就會自動出清。因此,去產能、清理僵尸企業就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部分。
張卓元
但“清理退出一批”,也不是大企業要整體退出,主要還是央企下面的一些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的企業和一些地方國企。100多家央企里面,子企業和孫企業上萬家,這個里面有不少僵尸企業。如鋼鐵、有色金屬、煤炭、建材等行業的部分央企,下面就養了一些僵尸企業。
而在去產能、清理僵尸企業過程中難點就在于職工的安置工作。要有序退出過剩產能;采取兼并重組、債務重組或破產清算等措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明確,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于職工分流安置。這表明政府在積極主動地解決此項工作的后顧之憂。
此外,推進國資委職能轉變,也是國企改革的關鍵環節。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我認為,國資委要實現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的轉變,短時期難以適應是很自然的,這需要逐步積累經驗,還要借鑒國外有益做法。最近,國務院國資委宣布2016年有10項改革試點等,這都可以看做是國務院國資委落實向管資本為主轉變而采取的舉措。
我國目前有龐大的國有資本,光是國有工商企業的資本總額就近38萬億元,相當于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多。如何布局好這筆巨額資本,提高其運營效率,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戰略目標,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健康運行,具有重要意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為如何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配置、為國有經濟和國有資本的定位與功能,指明了方向。
國資委在向以管資本為主轉變后,將致力于資本的優化配置,可以想象,今后國有資本的流動性將會逐步增強。國有企業在推進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時,也就可能不像有的專家主張的那樣以增量改革為主,而是同樣重視存量改革。一方面,壟斷行業要逐步放開大量競爭性業務,出售存量資產,以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或者加強自然壟斷環節,如網絡及其安全建設等;另一方面,競爭性行業要逐步減少國有資本的持股比例(除重要骨干企業外),用于投向重點領域,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這也有利于混合所有制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
(作者系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張卓元 清理僵尸企業 國企改革 去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