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親歷清河區反“掃蕩”

2016年03月31日 10:15 | 作者:王贛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1943年是八路軍山東清河軍區平原抗日游擊戰爭中最為艱苦的一年。日軍企圖用“掃蕩”“蠶食”完全消滅八路軍。

1938年八路軍山東三縱隊成立大會

1938年八路軍山東三縱隊成立大會

在這一年中,敵人發動千人以上兵力進行的“掃蕩”共6次。特別是春冬兩次2萬人以上的大“掃蕩”,都是以合擊清河軍區墾區、搶奪糧食物資為目標的。在清河抗日軍民的有力反擊下,這場戰斗以日偽慘敗、清河抗日軍民的勝利而告終。

本文作者當時在中共清河區黨委所屬群眾報社工作,曾親歷春冬兩次清河軍民反“掃蕩”,并在戰斗中記述了1943年清河區反“掃蕩”中的英勇事跡。

與敵人捉迷藏

1943年4月中旬,前方傳來情報:日偽將要在魯中抗日根據地清河軍區的廣北、博興、墾利三縣采取拉網式的“圍剿”。

在緊張準備反“掃蕩”的過程中,我所在的群眾報社除將印刷器材和報刊文件等埋藏之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藏糧。領來的口糧和自己生產的糧食要藏,還要幫助駐地群眾把糧藏好。

清河墾區的土地適宜種豆,豆葉很多。當地群眾就地取材,發明了用豆葉藏糧的好辦法:在收割后的莊稼地里,在荊條荒草叢中,挖出各式各樣的土坑,在坑底墊上厚厚的一層豆葉,四周又用豆葉制成草墻,把糧食放進去以后,再用豆葉封好壓實,上面厚厚地蓋上一層土。根據周圍地形地貌,有的栽上荊條、荒草,有的埋上豆茬、高粱茬,有的栽上麥苗與大田接壟,使敵人無法找到。用這種方法埋上一年之久,糧食仍不變質。

針對敵人急于找到藏糧處的心理,我們又故意在埋地雷時留下鮮土和腳印,撒上些糧食粒,引誘敵人去挖,讓地雷送敵人上西天。

1943年4月22日,5000余日偽軍長途奔襲我們,不但合圍撲空,而且挨了不少地雷炸和冷槍打。由于我們將各村的水井都已毀壞,日偽軍連人帶馬都喝不上水,到28日,敵人只好狼狽撤退,結束了這次大“掃蕩”。

報社印刷部的同志們轉移時,曾經一天一夜未喝上水,幸好下半夜在沿海的一條河旁發現了一個土丘,掘開一看是個藏冰窖(當地的積水比海水更咸更苦,含鹵也更多,喝了就中毒。能結成冰的水就是可喝的甜水),同志們用干糧袋裝滿碎冰架在火上烤,用缸子接了化開的水喝,風趣地給它起名叫“自動化”。大家喝足了水也帶足了冰,又將冰窖偽裝起來,免得被敵人發現。因為實在弄不清冰窖的主人是誰,我們就寫了個條子包了些錢一起埋進冰窖。

后來,我們又在荊條洼里轉了幾天,聽說敵人已經撤退,就返回來,人和埋藏的東西一點也沒有損失。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清河區 掃蕩 蠶食 八路軍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青娱乐极品视觉一区二区 | 日本乱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日本在线免费小视频网站 | 色偷偷香蕉人人澡 | 亚洲一区二区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