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追憶連環畫泰斗賀友直:畫“小人書”的“大家”
上海美術界的“另一只鼎”
“連壇”上有“南北二劉”之說,即劉繼卣和劉旦宅。“南劉”劉旦宅曾經贊嘆:“在連環畫領域,賀友直是張樂平之外上海美術界的‘另一只鼎’。”中央美院老師沈金波曾說:“賀友直睡倒下來也比人家的高。”這并不是同道之間的吹捧之詞,將賀友直和創作三毛經典形象的張樂平相提并論,令賀友直無形中就高出“連壇”眾家一籌。
在現在的視角下,連環畫大多是根據已有的文學形象來繪制創作的,有點二度創作的意味。而張樂平的“三毛”是他原創的,所以張才被人稱為“三毛之父”,這也正是張樂平登頂上海美術界的原因。
被譽為上海美術界“另一只鼎”的賀友直不僅自己作畫,而且還教學生如何繪畫。他在中央美術學院當了7年老師,“賀教畫”的名頭也十分響亮。他有他的一套理論(如四小:“小動作、小道具、小動物、小孩子”),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用賀友直自己的話說:“極深奧的道理用極普通的語言講出來,我在這點上很厲害的。”
并不“只會畫連環畫”
在連環畫最繁榮的“當年當時”,賀友直不是畫得最多的,他的連環畫也不是印刷得最多的,自然也不是最火、最受歡迎的。但如今,一些歲月后,情況起了變化:大致是從一般讀者的眼光演變到審美考量的變化。作家趙長天說:“從小看連環畫,看的是熱鬧,不懂藝術不藝術。幾十年以后,重新看賀友直的《山鄉巨變》《李雙雙》《十五貫》《小二黑結婚》,看得發呆,驚為天畫。”
武漢大學文學院博士生蔡小容寫了本書,名為《小麥的小人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浮生舊夢說連環”,從專業的角度點評連環畫。全書共分六輯,而賀友直一人的內容就占了一輯:賀家班系列。就算是在論及其他人和作品時,蔡小容也會偶爾筆鋒一轉,說到賀友直:“連環畫在畫壇的地位,似乎比通俗文學在文壇的地位還要低些,除非獲了大獎才得提升。大概只有賀友直是例外,他是只會畫連環畫的,‘非有故事不能畫’,而他照樣在世界各地舉辦個人畫展,法國的連環畫中心昂古萊姆還請他去當榮譽市民。”
其實,賀友直并不是“只會畫連環畫的”,比如著名學者馮其庸先生評價賀友直的《上海風情錄》為“清明上河圖第二”,而“風情錄”系列(《申江風情錄——小街世象》、《新碶老街風情錄》等),便是賀友直跳出“連壇”,進入社會層面、歷史之河的一套很重要的作品。(文/韓光智)
賀友直簡介
賀友直,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從事連環畫創作50多年,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第四屆副主席,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第二屆副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追憶 連環畫 泰斗 賀友直 小人書 上海美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