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公募基金管理費為何降至10%
本報綜合消息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6日舉行全體會議,會議經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作為中國第一部慈善法,該法將于2016年9月1日起實行。根據該法,每年9月5日為“中華慈善日”。
開啟中國依法治“善”時代
該法分為12章112條,對慈善活動進行明確界定,同時在規范慈善組織設立運營、慈善財產來源和使用、開展慈善服務、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等方面作出規定。
依據該法,慈善組織是指依法成立、符合該法規定,以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的非盈利性組織。慈善組織可采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
在慈善組織的行為準則和內部治理方面,該法規定,慈善組織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會計監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等。
慈善法同時突出強化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義務。如該法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應當定期向社會公開其募捐情況和慈善項目實施情況。“公開募捐周期超過六個月的,至少每三個月公開一次募捐情況,公開募捐活動結束后三個月內應當全面公開募捐情況。”
管理費占比從15%下調到10%
公募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其自身管理費的比例占到多少合理?是10%,還是15%?本次兩會,此系慈善法審議的討論焦點之一。表決稿明確規定:公募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其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年度總支出的10%。
3月9日提交大會審議的草案規定:慈善組織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前三年收入平均數額的70%;年度管理成本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5%。
對于上述管理費占比條款,3月10日上午,全國政協工商聯界別21組有關慈善法草案的討論會上,研祥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陳志列、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等委員均認為,15%的管理費過高,應該下調。
可也有學者和行業內人士提出,應該刪除對管理費占比15%的具體數額限定。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所長王名接受采訪時就表示,在美國,一般慈善組織的平均成本約為24%,有的能達到40%、50%,慈善法是慈善領域的基本法,可以規定類似于“最低成本”的原則,具體的比例等可由行政法規規定。
在爭論中,表決稿調整了公募基金會的管理費占比比例,明確提出“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年度總支出的10%”。
對于從15%降至10%的變化,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曾解釋稱:將管理費占比的上限界定在10%,是在國務院基金管理條例有關內容的基礎上規定的,并充分聽取了一些基金會、社會團體的意見和建議,國務院民政部門根據基金會管理的實踐作了認真研究和測算,這樣規定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法律委員會強調,管理費占比的上限界定在10%,與慈善組織應當積極開展慈善活動,充分、高效運用慈善財產并遵循管理費用最必要原則的精神是相銜接的。
“管理成本”改為“管理費用”
對比3月9日提交大會審議的草案,表決稿中管理費占比條款還有一處變化,從原來的“管理成本”改為“管理費用”。
3月9日提交大會審議的草案寫明:年度管理成本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5%。表決稿則寫明: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管理成本”與“管理費用”有何區別?現行法律中,對于基金會、社會團體等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管理成本”,未作出明確界定。而《民辦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則給“管理費用”下了定義。依據《民辦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管理費用,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為組織和管理其業務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民間非營利組織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經費和行政管理人員的工資、獎金、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社會保障費、離退休人員工資與補助,以及辦公費等。
編輯:阮浩冉
關鍵詞:慈善 組織 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