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經濟增速下行:是否會大規模刺激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吳曉靈
貨幣一旦出了銀行,到哪去是無法控制的。但結構調整更多要依靠財政,財政的錢到哪是可丁可卯的。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 楊凱生
今年的赤字率提升到3%,說明積極財政政策力度比去年大一些。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辜勝阻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經濟活力之源,也是轉型升級之道,更是當前對沖經濟下行的重要抓手。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劉世錦
現在GDP增速低于7%與2008年底GDP增速所處階段不同。
今年初,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為6.9%,創下25年來新低。
“中國經濟仍有巨大的潛力:我們有這么高的儲蓄率,這么大的回旋空間,一旦經濟真的出現滑出合理區間的苗頭,該出手時我們會果斷出手。”2016年2月14日,李克強總理斬釘截鐵地說,“今年全球經濟形勢異常復雜,所以我們要更加主動作為,‘掄起金箍棒’應對挑戰!”
3月1日,央行正式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央行今年首次降準,也是自2015年10月24日以來四個月內首次降準。有分析認為,這是貨幣寬松、強刺激的表現。對此,3月1日晚間,新華社發表評論稱,這仍屬界限之內的調整,絕非中國大規模強刺激經濟的先兆。中國不會大規模強刺激經濟,這一判斷基于中國調控手段的“升級”,以及對國內外經濟基本面考量后的“無需”。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圍繞激發市場活力,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我們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持續推動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一周后的3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如果國際國內沒有大的經濟金融風波事件,會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沒有必要采用過度的貨幣政策刺激的辦法來實現目標。
對于官方的表態,多位代表、委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今年政府沒有必要大規模刺激經濟。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當前沒必要大規模刺激經濟。預計中國經濟將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逐步觸底。
“結構性調整要更多依賴財政政策”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吳曉靈
新京報:未來財政政策手段使用會更加頻繁?
吳曉靈: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各國的貨幣政策用到了極致,許多國家都采取了量化寬松。中國從2009年以來貨幣供應量增長幅度也是很大的,僅2009年一年就增長了約29%。后來基本控制住了,穩定在12%左右。
過度使用貨幣政策的結果,就是通貨膨脹,而在消費品價格沒有增長余地時,資產價格就會大幅膨脹。以房價為例,從2009年到現在,房價上漲很多。到2014年房價走不動,股價又上來了。股市下跌了,房價又上漲了。除了其他原因,大量貨幣存量也是客觀因素。
目前全球存在的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結構改革方面,貨幣政策能做的有限。貨幣一旦出了銀行,到哪去是無法控制的。但結構調整更多要依靠財政,財政的錢到哪是可丁可卯的。
新京報:此前央行提到的貨幣政策“穩健略偏寬松”應怎么理解?1月份的新增人民幣貸款劇增是否會成為新常態?
吳曉靈:每年央行制定貨幣政策時,一般都是預測經濟增長率+預計物價增長率+2到3個百分點的不確定性因素,每年央行公布的M2增速基本都是這樣。比如今年是6.5%到7%的GDP增長,加3%的CPI增長,最后確定的M2增速是13%。略顯寬松體現在,往年加2個百分點,今年加了3個,其他的標準也是按高限來定的。
在經濟調整的當下,希望信貸政策能稍微寬松一點,營造一個有所取舍的結構調整環境。
1月份的新增貸款增多,主要是由于很多項目的環評和拆遷合法性手續,導致去年很多大項目沒有開工。經過一年準備,今年許多大項目開工,這也可以從中長期貸款項目增長上看到,是個好事。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經濟增速下行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