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切掉“爛尾樓”這節城市“盲腸”需多方“操刀”
據記者了解,資金鏈斷裂是導致“激情2006”淪落為城市盲腸的主要原因。局部地區房地產過熱,宏觀調控以后,信貸資金收縮,工程后續資金跟不上,資金鏈難以維系,只好停工。當然,市場定位不準也是爛尾的又一重要原因,暗淡的銷售前景,迫使投資者要“改弦易轍”,停工求變十年內蓋了又停,停了又蓋。因施工質量低劣,被迫停工。政府監管的漏洞也導致了開發商對爛尾事件的不以為然,“蓋自己的爛尾樓,讓別人去說吧”成了開發商常有的架勢。
筆者認為,要想徹底對“爛尾樓”進行改革,首先要讓企業“操刀”把握好樓市大的方向,企業領導者要把房地產業的發展放到國家和地區的宏觀經濟環境中來把握,保持與宏觀經濟的協調。其次要讓企業監管人做好對建設中的樓房做好監管,避免“豆腐渣式”的爛尾,防患于未然。對于已經“爛尾”的樓盤,該炸了重建的重建,該繼續完善的完善,早日切掉“盲腸”,掩蓋城市“傷疤”還城市美麗“容貌”。最后,政府應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約束機制,促使“爛尾樓”續建。
在多重方面的共同“操刀”之下,才能早日切掉城市“盲腸”。也只有這樣才還消費者一個公道,還城市一個美好的面容!
編輯:秦云
關鍵詞:爛尾樓 城市的盲腸 企業監管 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