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實施“互聯網+”拓展網絡經濟新空間
提交人大會議審查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專辟一個篇章“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內容長達五頁多。這是中國的五年規劃首次以如此高規格籌劃互聯網發展。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概念的網絡經濟方興未艾,在新的國家戰略規劃支持下,可窺見中國未來互聯網經濟巨大商機的端倪。
科技點亮生活,網絡精彩世界。隨著互聯網不斷普及,“互聯網+”行動計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其能夠作為新引擎促進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能夠產生新的消費服務方式,能夠激發市場的巨大活力。換言之,“互聯網+”就好比當今中國經濟發展的“風口”,只要用好這一“風口”經濟持續增長也就有了發力點。“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大篇幅聚焦“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就已經再次說明了這一點。
事實上,兩會期間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也從互聯網行業實際出發,提出了很多與互聯網相關的提案。部分政協委員就建議,盡快制定相關準入條件和服務標準等規范,為互聯網醫療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再往前看,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一詞被提及兩次,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一詞前后被提及多達八次,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相關領域竟被提及十二次,網絡重要性已經可以窺見一斑。
“互聯網+”深入實施,能夠拓展信息消費空間。全球經驗數據表明,信息消費每增加100億元,可以帶動國民經濟增長300億元。諸如網絡游戲、電子支付、通信服務、影視傳媒等信息消費,在中國也確實增長迅猛。《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若能實施也的確能夠以信息消費增加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實施“互聯網+”,也能給傳統行業以提質增效的空間。比如在傳統教育領域,利用互聯網面向中小學、大學、職業教育等多層次人群開放課程,你就可以足不出戶享受到在線教育的便利。更何況當前包括餐飲、外賣、旅游在內的很多傳統服務行業已經在互聯網影響下開始轉型,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旅游”等都是層出不窮。可見利用“互聯網+”無限可能,必能給傳統行業以提質增效空間,給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實施“互聯網+”,還能催生新經濟。比如說,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和相關產業迅速崛起,就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催生新經濟的魔力。在未來,“互聯網+”還會涉足12個風口行業,包括移動醫療垂直化發展、工業生產制造更智能、催化中國農業品牌道路、在線教育大爆發、全民理財與微小企業發展等等。移動互聯網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會把潛在的巨大生產力釋放出來,拉動中國經濟爬坡過坎。
智慧城市建設是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其不僅可以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產生的商業價值也是網絡經濟中的重要部分。推而廣之,用互聯網手段去改造傳統的服務模式、服務流程和服務提供手段,也能提升公共服務的品質,讓民眾能夠便捷、高效地享受各類公共服務,進而形成“互聯網+公共服務”體系,事實上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更是服務和惠及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明確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發展網絡經濟,除了深化改革消除互聯網跨界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外,還必須切實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和信息安全。順應著人民群眾期待,當前《網絡安全法》正由全國人大按立法程序推進中,相信其出臺必能有效遏制網絡亂象,為信息安全撐起法律保護傘。
李克強總理多次表示:“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會使中國經濟飛起來。”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十二五”期間互聯網經濟在中國GDP中的占比持續攀升,2014年已經達到7%。而今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之際,我們就應加快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通過深化改革消除制約“互聯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產業發展新形態,拓展網絡經濟新空間。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互聯網+ 十三五 互聯網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