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醫學大家裘法祖給我們的啟示
全國政協常委、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談醫務人員的奉獻精神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李木元)“德不近佛者不能為醫。這是我的老師、我國著名外科專家裘法祖說的一句話。”3月13日下午,70歲肝膽外科專家,全國政協常委、衛生部原副部長黃潔夫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幾十年過去了,裘老的這句話他一直沒忘。
黃潔夫 資料圖
3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醫衛組聯組討論,聽到各位委員呼吁調整醫療服價格、增加醫務人員收入時講了裘法祖的故事。黃潔夫觸動很大,他一直在想: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醫生。
醫生要有百姓情懷
黃潔夫和裘法祖相識多年,不僅是因為二人都是外科專家,還因為他們都為中國的器官移植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裘老是我國器官移植事業的奠基人,是他鼓勵我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
回憶這位德高望重的醫學大家時,黃潔夫滿臉的敬仰。他說,裘老在武漢住的房子是文革前分的,兩間房子加起來只有七八十平方米,住了幾十年一直沒換,家具擺設陳舊,除了滿柜子的書以外,和普通人家沒有任何區別。領導幾次提到要給他換房子,他都婉言謝絕。“我想問問,現在哪個醫院的院長、科主任只住七八十平方米的房子?沒有了,再也沒有了。”
“很少有人知道,2008年94的裘老去世前幾天還在為四川地震災區傷員會診。”黃潔夫說,裘老的心里永遠裝著病人,裝著百姓,所以他被稱為“人民的醫學家”。
其實不只是裘法祖,還有吳階平、王成恩等老一代醫學大家,他們都是人民醫學家的代表。“他們滿懷愛國熱情從國外回來,雖然后來都曾遭受不公正待遇,但他們從未忘記救死扶傷的職責,也從未提要多少錢。”黃潔夫說。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兩會 政協委員 黃潔夫 醫務人員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