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新華網評》四評兩高報告

2016年03月13日 20:12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事情過后,回眸一望,于重重亂像之間,倒能看出些中國法治前行的意味來。一是公民關心起本與己無關的事情,你的事變成了我的事,大家的事,這種關心和參與,體現了公民社會的發育和走向成熟,也是法治國家所必需的民眾基礎。二是大家想說的話能放開地說了,不但能說,而且能擺在公共平臺上說,大家均能聽到、評說,這不正是公民言論自由的體現嗎?三是法院的行動與作用。公民在法治進程中的所有參與,最終都將體現在法院(法官)的行為上。作為法治國家最重要也最顯著的功能性機構,法院的一舉一動都將帶來對這個國家法治進程的種種解讀。

兩高的工作報告是每年兩會的重頭戲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尤其是最高法的報告涉及面廣,與民生的聯系更加緊密,受到的關注程度也更高。我對今年高法報告總的感覺可以用三個“非常”概括。一是內容非常扎實,最高法報告全文大概8000字左右,引用了近百個數據,同時還有大量的實例,可以說確實做到了實事求是,不張揚、不邀功、不回避。二是語言非常平實,本次報告文風親民,沒有了晦澀難懂的法律術語,讓不懂法律的老百姓也能一聽就懂。三是總結非常全面,報告對民、刑、行政、執行、國賠等各項法院法定工作職能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回顧與總結。

2011年著實是熱熱鬧鬧的一年,從“糖高宗”、“蒜你狠”到“房地產限購令”;從“瘦肉精”、“地溝油”到“PM2.5監測”;從“網絡集體拯救被拐賣兒童”到“三公經費公開”;從人人喊殺的“藥家鑫”到人人在抓的“南京神秘劫匪”。這些一年來媒體和民眾的關注焦點證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總量的不斷增強,民眾的注意力開始由以往的如何解決溫飽問題向現在的如何確保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幸福轉變;開始由以往的只關心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向現在的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轉變。真的是社會發展了,時代進步了,民眾的公民意識、權利意識、主體意識、法律意識等都在增強了。

編輯:秦云

01 02

關鍵詞:新華網 兩高報告 兩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AV日韩AV二区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第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