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違法占道入刑”還有多遠
自媒體時代,代表既要沉下去,在線下接觸基層民眾,虛心聽取民意;也要浮上來,在線上廣泛聽取網絡民意。線下與線上,對民生問題的看法雖有不少重合,但由于輿論場特質的不同,會表現出一定差異。打通兩個輿論場,實現線下民意與線上民意的融合,不光是政府的工作內容,更應是人大代表的履職要求。
以違法占道入刑為例,不同主體,不同階層,看法通常不一樣。有些路人可能覺得,我又不開車,不關我事;其他路人卻會認為,我雖沒有車也可能就坐在出事故的車里,遏制違法占道與我息息相關,必須支持重罰;還有些司機可能覺得,自己占用應急車道也是迫不得已,雖然有錯,但沒必要如此力度懲治。甚至在法學界,對公共秩序的重視和對重刑主義的警惕,也可能形成相反的觀點。人大代表的工作,就是要將這些指向迥異的意見加以整合、研判、評估,并形成立(修)法建議。
而對立法機關來說,有義務回應人大代表的修法建言——若采納,依法進入修法流程;若不采納,應給出明確理由。當然,在道路交通安全上,除了違法占道,類似“頑癥”還有不少。這些“頑癥”是一攬子修正更科學,還是成熟一個修正一個更具操作性,則是下一步要博弈的內容。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一法治之道,也是遏制違法占道的必由之路。
編輯:秦云
關鍵詞:違法占道入刑 守法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