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在“知行相長”中推進精準脫貧

2016年03月11日 09:25 | 作者:何鼎鼎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兩會是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平臺,代表委員關于脫貧的“頭腦風暴”,讓人看到思考的不斷深入?!笆谌艘詽O”的產業扶貧可以“造血”,但能否“特色化布局”“差異化發展”?最強大的動力在社會,能否用政策調動扶貧的民間力量?“扶貧先扶智”,但“越到底層,越留不住人”,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引智、引知”?電商扶貧能再造“桃花源”,倘若沒了交通扶貧、金融扶貧,“產業發展路”會不會變成“斷頭路”?這些,都是代表委員立足實際的觀察與思考。不同地域、各行各業的真知灼見集體呈現,既有助于扶貧實踐的推動與借鑒,也有助于扶貧理念的校正與微調。

要扶真貧、真扶貧,就要看到真貧、具備真知。能精確識別和管理貧困人群,是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基礎。這不僅需要精準篩選、建檔立卡,更需要長期關注、動態跟蹤。但是,正如有委員所反映的,扶貧指標往往是平均拆解到縣,貧困不貧困,是摁著計算器算,而不是挨個數出來,這難言“精準”;有些地方的確建檔立卡了,但是還無法動態跟蹤,大數據變成了死檔案。缺乏對貧困的真知,“脫貧攻堅”只會浮皮潦草,“平均主義”“大水漫灌”就會登場,讓扶貧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到2020年摘不了‘窮帽’就摘‘官帽’”,這是一位地方領導在兩會上放出的“狠話”,彰顯決心,更彰顯脫貧之“重”。其實,群眾的情況摸清摸透了,就不會忽視個體差異讓“每戶都十五只雞鴨”;貧困動態監測到戶到人,政策“精準供給”就容易到位;能堅持動態考核、精確管理,就不會出現有的縣不肯摘帽、有的縣大搞“數字脫貧”的怪現象。當然,這不能光靠立“軍令狀”,更需要各級各部門一起抓,尤其需要基層干部“跑起來”、主管部門“動起來”。

扶貧工作“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越往后成本越高,要啃的硬骨頭也越多。據測算,未來每年的扶貧投入達2000多億元,壓力還可能更大;因災、因病、因學導致的返貧,也可能隨時發生。這不僅需要不懈怠的精神,更需要制度化的保障。在湖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還透露了一個細節——他去考察過的地方,有關部門都派人進行“回訪”,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過的每個地方都要抓反饋”。扶貧之路上,的確需要經?!盎卦L”、時時“俯身”,才能讓貧困人口真正走出貧困,而不是為了數字、為了政績而“被脫貧”。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未來五年,是民族復興之路上的關鍵一程。全面而深刻地“知”,堅決而科學地“行”,我們就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億萬人民的小康夢想。

編輯:秦云

01 02

關鍵詞:知行相長 精準扶貧 脫貧 攻堅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午夜性久久久性久久久久 | 在线人成视频午夜福利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 | 中文字幕第1页亚洲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视 |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