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說明

2016年03月09日 23:47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說明

——2016年3月9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李建國

各位代表:

我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現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作說明。

一、 制定慈善法的必要性

慈善法是社會領域的重要法律,是慈善制度建設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制定慈善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制定慈善法,是發展慈善事業、規范慈善活動的客觀需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20年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較快,社會捐贈額從2006年的不足100億元發展到目前的1000億元左右。隨著慈善事業快速發展,慈善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慈善組織內部治理尚不健全、運作不盡規范,行業自律機制尚未形成,全社會慈善氛圍還不夠濃厚,有關方面還需要加大支持、促進的力度,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制定慈善法加以引導和規范,從而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第二,制定慈善法,是加強社會領域立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重點領域立法,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經過各方面多年不懈努力,我國相繼制定了公益事業捐贈法、紅十字會法等一些涉及慈善活動的法律,國務院制定了相應的行政法規,一些地方出臺了有關的地方性法規。但總的來講,現行慈善法律制度建設還相對滯后,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與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不相適應。2008年以來,共有全國人大代表800多人次提出制定慈善法的議案27件、建議29件,反映了社會各方面的熱切期盼。制定慈善法,加快補齊社會領域立法這塊短板,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全面依法治國、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三,制定慈善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際措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強調要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努力形成大扶貧格局。慈善事業是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制定慈善法,鼓勵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展以扶貧濟困為重點的慈善活動,有利于廣泛匯聚社會幫扶資源,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效對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貢獻。

第四,制定慈善法,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展慈善事業,全社會支持慈善、參與慈善,是對中華民族優秀美德的傳承,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制定慈善法,在全社會提倡、支持和鼓勵助人為樂、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的友善精神,有助于社會成員在義行善舉中不斷累積道德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持久精神力量。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來自人民,最直接地了解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意愿。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慈善法草案,有利于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廣泛集中民智、凝聚共識,將中國共產黨關于發展慈善事業的重要主張和人民的意愿上升為國家意志,在全社會形成有利于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為慈善法的貫徹實施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 制定慈善法的指導思想和工作過程

制定慈善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發展成果共享,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創新慈善事業制度,發揮慈善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展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志愿服務活動,激發全社會崇德向善力量,為推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制定慈善法中,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認真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突出慈善扶貧濟困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鼓勵和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發揮慈善事業在扶貧濟困中的積極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慈善法草案突出鼓勵和支持扶貧濟困的慈善活動,目的是要通過立法將更多的慈善資源引導、匯聚到扶貧濟困這一重點領域,與社會救助工作緊密銜接,合力助推脫貧攻堅,同時也向社會昭示黨和國家縮小收入差距的不懈努力。

二是著力加強制度頂層設計,創新慈善事業體制機制。制定慈善法,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創新我國慈善事業制度的重要精神,在現有慈善事業有關規定的基礎上,著力構建慈善領域基本制度,健全慈善事業體制機制,為慈善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三是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堅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制定慈善法,必須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從實際出發,同時注意借鑒國外慈善立法有益經驗,堅持發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堅持在發展中規范,規范的目的是為了凈化慈善環境,更好地發展慈善事業。

經黨中央批準,制定慈善法先后列入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并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年立法工作計劃。2015年10月,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將慈善法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經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審議修改后,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對慈善法草案進行了再次審議,并決定將草案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依照立法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于2016年1月11日將修改后的慈善法草案印送各位全國人大代表征求意見,同時通過中國人大網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此期間,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根據人大代表反饋的意見和政協委員、社會各界的意見,繼續對草案進行修改完善。

黨中央高度重視慈善法的制定。2016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的匯報,原則同意《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幾個主要問題的請示》,并就進一步修改完善作出重要指示。根據黨中央指示精神,對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在上述工作基礎上,形成了提請大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

三、 慈善法草案的主要內容

慈善法草案分總則、慈善組織、慈善募捐、慈善捐贈、慈善信托、慈善財產、慈善服務、信息公開、促進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12章、112條。

(一)關于慈善法的調整范圍

慈善活動,主要是指扶貧、濟困、救災方面的義行善舉,這是我國慈善事業的重點,同時也包括其他有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草案立足我國國情,結合慈善活動發展的趨勢,規定慈善活動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在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優撫,救助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以及促進教科文衛體事業發展、保護環境等領域自愿開展的公益活動。這一界定為慈善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草案第三條)。

編輯:曾珂

01 02

關鍵詞:慈善法 慈善法草案的說明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高潮A级按摩中文片 | 色资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 | 思思久久69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