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2016年03月09日 09:27 | 來源:南方日報
分享到: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改革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進入決勝階段,如果民生事業無法得到保障和改善,必將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進程。因此,我們必須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為政之道,民生為本。”財政收入增長雖然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特別是要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滿足老百姓多樣化的民生需求,織就密實的民生保障網。同時,要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堅決完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放松“三農”工作。新形勢下,農業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因此,我們必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具體來說,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以科技為支撐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以健全市場機制為目標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以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為抓手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同時,要研究和完善糧食安全政策,把產能建設作為根本,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加大對農田水利、農機作業配套等建設支持力度,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切實夯實農業基礎。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廣東做好今年的工作同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攻堅克難,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盡快補齊民生事業發展短板,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南方日報評論員)

 

編輯:秦云

01 02

關鍵詞:人民群眾 獲得感 習近平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 人成精品66视频 | 婷婷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 五月天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