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要聞 要聞
駐華大使:中國經濟“硬著陸”的猜測與事實相矛盾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徐倩 常燁)“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中國經濟會‘硬著陸’的猜測與事實相矛盾”。兩會期間,多國駐華大使在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對中國經濟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3月5日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2015年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
“這樣的經濟增長率來之不易”,愛爾蘭駐華大使康寶樂如此感慨,盡管與中國十年前的經濟增速相比要少一些,但考慮到多重間接經濟活動因素,這6.9%相當于2009年14%的增長率。近期的一些數據顯示,即使面臨經濟減速,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仍可能達13%至14%,中國經濟基本面依然強勁。
阿盟駐華大使加尼姆·希卜里表示,中國6.9%的經濟增長率比很多發達國家要強。目前,歐美很多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還不到2%。
盧森堡駐華大使石泰嵋則認為,不應過多聚焦于具體的經濟增長率,重要的是保持經濟的健康增長。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經歷著結構調整的挑戰,也迎來轉型升級的機遇。在新舊動力轉換的歷史關口,國外卻有部分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將“硬著陸”。
對此,石泰嵋表示,“我不會得出中國經濟‘硬著陸’的結論”。世界經濟總體處于不穩定狀態,中國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與外界聯系緊密,也會暴露于外部風險。因此,各國央行、政府、財政部長需要對話,需要多溝通、多交流,以降低風險。
尼泊爾駐華大使馬赫什·庫馬爾馬斯基說,中國經濟會“硬著陸”的猜測與事實相矛盾。“減速”是經濟發展變化階段的自然產物,中國不太可能陷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因為中國的市場經濟具有其獨特特征。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一組組數字、一個個事實展示出中國經濟的底氣和信心。接受采訪的多國駐華大使對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樣信心十足,寄予厚望。
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努雷舍夫表示,中國政府制定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要在2020年之前實現加快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和經濟結構重組、提升經濟增長質量、提高創新與消費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等目標。“這些無疑將促進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
“‘新常態’將賦予中國在服務業、信息技術等很多領域比肩歐美的實力,這種實力又將帶給中國經濟更大的推動力。”希卜里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社會也將面臨轉變,貧困的農民階層將向中產階層轉化。屆時,中國中產階層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一半左右,從而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2016年中國經濟將會繼續保持活力和增長勢頭。”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告訴記者,之所以如此樂觀,因為“十三五”規劃將為中國經濟描繪出一幅宏偉的發展藍圖。在這幅藍圖中,中國將通過培育經濟發展新的增長引擎,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和研發,來實現知識技術創新為主的市場經濟。
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說,“經濟增速放緩很正常,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信心十足。”中國領導人非常英明地認識到“新常態”和經濟轉型的重要性;中國人民是勤勞智慧的人民,在“十三五”規劃這樣的正確政策指引下,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將發展得越來越好。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經濟硬著陸 猜測與事實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