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拉面供給側改革:博士后年售20萬份"網絡牛肉面"
原標題:蘭州拉面供給側改革:博士后創業年售20萬份“網絡牛肉面”
蘭州市永昌路的“阿拉蘭牛肉面”館
新華網蘭州3月7日消息,由于過去大多數牛肉面館經營環境較差、產品和服務單一,“蹲在門口吃面”曾經是蘭州牛肉面特有的風景。近兩年來人們卻發現,一批批裝修雅致、價格低廉、文化氣息濃厚的牛肉面館悄然涌現,并快速向全國推進。從破解“蹲著吃面”帶來的改革命題開始,諸多市場要素參與,拉開了牛肉面的“供給側改革”序幕。
“街邊小店”華麗轉身
每天早晨六點到晚上十點,蘭州市永昌路的“阿拉蘭牛肉面”館一直都坐滿了顧客。
這家店面與傳統牛肉面館截然不同:店內裝修雅致,整齊有序,地面一塵不染,工作人員彬彬有禮,除了牛肉面,還有灰豆子、釀皮等其他小吃和軟兒梨、杏皮水等綠色飲料。每逢周末,這里還有蘭州方言相聲演出。這家面館每天可以賣出1800多碗面,顧客可以在這里用餐,也可以會友、休閑。
這樣“高大上”的牛肉面餐館在蘭州已經不是新鮮事。
近兩年,在蘭州市的大街小巷,一批“新牛肉面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茶樓風格”、“咖啡館風格”、“鄉村風格”、“工廠風格”的牛肉面館讓人倍感新鮮。用餐環境越來越好、產品供應越來越多元,價格依然保持一碗面7元的水平。
牛肉面是蘭州的特色飲食,也曾是典型的“過日子經濟”:開店賣面為了賺錢生活,吃牛肉面也是為了填飽肚子。幾年前,很多牛肉面餐館依然是“夫妻店”、“父子店”,店面小、環境不佳,“蹲在門口吃面”、“排長隊吃面”曾經是蘭州牛肉面行業特有的景象。
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提高,牛肉面一度陷入“美味絕倫但拿不出手”的尷尬境地。一些市民說,因為檔次比較低,以前家里來了重要客人都不好意思請去吃街邊店的牛肉面,一些高檔酒店也乘機把牛肉面賣到了幾十塊錢一碗的高價。
“蹲著吃面”是一道風景,業內人士卻從中發現了行業發展的困境。
“這是典型的供給側問題。”蘭州市商務局副局長王紹榮說,消費者有較高的消費需求,但消費供給卻長期在低端徘徊。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拉面 供給側改革 網絡牛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