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個稅改革不怕復雜就怕拖沓

2016年03月08日 10:08 | 作者:樊大彧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提高個稅起征點似乎提到了“頭”,這種現象從某種角度也說明,現行個稅制度也已走到了頭。我國目前執行的是分類個人所得稅制,即對納稅人的各項收入進行分類,采取“分別征收、各個清繳”的征管方式。目前個人所得稅征稅項目共設有11個,包括工資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所得、財產轉讓所得等。然而,由于長期以來個人所得額底數不清且征收不力,最需要調整的資本所得調節不到位,最終導致工薪階層所得成為個稅主要調節對象,個人所得稅幾乎淪為“工薪稅”。

中國是時候轉向綜合個人所得稅體系了,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才是解決當前問題的根本之道。綜合稅制是指對納稅人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取得的各項所得,不分其來源渠道綜合計算征收所得稅。采用綜合稅制可以防止某些人將個人收入化整為零進而偷逃稅款,同時也更能體現稅收公平的原則。同時,這一稅收體系可以充分考慮人們的負債,如房貸等,以及教育和撫養子女費用等支出情況,家庭生活成本高企的納稅人可實現減稅。

財稅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具體操作過程中的復雜性,導致有關改革一拖再拖。實行綜合稅制需要納稅人在規定期限內自行申報、自行完稅,這就要求征收管理制度比較完善,納稅人納稅意識較強,否則征管方面就會漏洞百出。目前實施綜合稅制存在的困難還包括,我國個人信息系統建設不健全,稅務機關很難全面掌握個人收入狀況;個人誠信評價體系的推廣不夠,對欠稅不法行為的威懾力有限等。

早在1995年,我國就提出了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目標,“十二五”期間也提出了相關改革要求,但時至今日,個稅征收方式依舊如故,改革進展乏力。個稅收入對提高國家財政收入作用不大,但對調節居民收入分配卻有重要意義。盡管具體情況復雜,有關部門也應當加快個人所得稅體系的轉向步伐,推動建立公平稅制,努力促使社會財富公平分配。

 

編輯:秦云

01 02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體系 收入分配 個稅起征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免费一区不卡 |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 制服丝袜亚洲日韩欧美在线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