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互聯網+”:要讓西部地區“用好”又“好用”
說到西部地區對互聯網的使用,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崔郁也表示“有話要說”。全國婦聯在地方調研時發現,現在互聯網在西部一些農村地區的使用還是非常廣泛的。“開始我們以為‘互聯網+’和貧困地區可能搭接不上,可是沒有想到,越是貧困和交通不發達的地區,‘互聯網+’運用的越好,很多山里的農產品都能賣出來。”崔郁介紹說,她去年在甘肅隴南西和縣調研時就了解到,西和縣交通十分不便,但當地政府將互聯網技術在全縣鋪開,并將大數據的應用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比如那里的每個村都有一個大屏幕,村里貧困戶的情況在上面都一目了然”。
崔郁還告訴大家,以前因為交通不便,當地盛產的蘋果、核桃、栗子等農產品都運不出去,但自從有了互聯網之后,很多年輕的留守婦女都學會了用電腦進行網上銷售。有些婦女不僅賣掉了自家的蘋果,還幫助其他人家銷售。崔郁說,這其實就是用現代化的技術和貧困地區嫁接,然后促使貧困地區發展致富路。
曾蓉委員說,現在“互聯網+”對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銷售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培訓分散,使得學習內容無法系統和深入。另外,由于新疆一些少數民族農民不懂漢語,在電商銷售時往往會出現溝通不暢的情況。曾蓉認為,農業電子商務是“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如果國家能夠加快建立西部地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幫助西部地區的農民搭建和全國消費者之間的橋梁,將對促進農民增收,特別是西部貧困地區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起到較好效果。
編輯:薛鑫
關鍵詞:“互聯網+” 西部貧困地區 電子商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