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何定在“6.5%—7%”?
總理在報告中提出,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赤字率提高到3%,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他表示,我國財政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在世界經濟中相對較低,這樣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財政赤字擴大,主要用于降低稅費。如何看待財政赤字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前幾日就有專家指出:如果中國經濟增速可維持在6.5%的水平上,4%財政赤字就是相當安全的。因而,在財政赤字方面,中央政府還是保有一定的余地。盡管今年的赤字達到國際上所謂的財政赤字“紅線”3%,較去年提高0.7個百分點,但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能夠穩定在6.5%之上,就能化解這種風險!
今年經濟增長的希望在哪里呢?今年的報告中少了一個指標,即進出口增速。2015年全國進出口總值24.58萬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14.14萬億元,下降1.8%;進口10.45萬億元,下降13.2%。而1月進出口繼續下滑,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月份進口同比下降14.4%、出口同比下降6.6%。進出口不太理想,那么,經濟增長“三駕馬車”,就只能靠另“兩駕”,即投資與消費。今年的社會固定投資增速設定在10.5%,就這個方面來說,要根據市場飽和度、開發度、成熟度進行科學安排與之相適應的短中長期切實際的投資,不能搞重復建設,尤其在城市建設與規劃上,不能搞大拆大建,搞那些勞民傷財之事。今年的消費品零售增速設定在11%,這明顯是考慮了當前物價走勢。在6.5%增速之下,只要通貨保持穩定,那么這個目標也容易實現。
總之,在新常態之下,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決策水平大大提高了,也顯得相當嚴謹。既保留余地,又有力地推進動能轉換、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新經濟。只要各個方面把這種決策貫徹落實下去,今年的增長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新經濟一定會帶來新發展!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經濟增長預期 GDP目標增長6.5-7% 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