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中國“柔”增速以強改革
不“唯GDP論英雄”并不意味著經濟增速不重要。國際經驗表明,經濟體如果失速,那改革就無從談起。
2016年經濟目標的區間下限定位6.5%,這是未來五年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最低平均增速,體現了保證物價穩定和充分就業的底線考量,也能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為經濟結構調整提供穩定的宏觀環境。
“十三五”開局之年有必要打牢基礎,為日后的調整創造更多余地。在2015年GDP增速6.9%的基礎上沖刺7%,也能引領增速調整的適當過渡,提振發展士氣。
不可否認,2016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很大,但實現6.5%以上的增速目標對于有效投資空間大、國民儲蓄率高、消費能力強和政策工具足的中國而言,是可以做到的。無論是消費升級加速,還是新型城鎮化推進,都將釋放巨大的投資和消費新動能。
在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2.4%的情況下,即使保持6.5%的增長,有著超十萬億美元經濟體量的中國也仍將是世界增長的最大引擎。不斷“走出去”的企業、消費能力日益增強的中等收入群體、持續開放的市場,將讓世界分享中國的發展和改革紅利。
然而,GDP增速目標的彈性設定表明,經濟增長不是今年中國政府唯一的任務,定調柔性增長的方式正是要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等結構性改革創造更廣闊的天地,實現五個發展理念的任務。
無論是清理“僵尸企業”,還是消化房地產庫存,都會面臨來自各方的阻力和壓力。沒有了強制性增長目標的“緊箍咒”,地方政府更應自如地發力改革。相比20世紀90年代的去產能過程,此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擁有更好的經濟環境、政策保障和社會基礎,地方政府應更有勇氣和智慧來平衡短期和中長期的發展。
此外,彈性增速有利于市場更多更深地參與資源配置,這是改革的初衷,也是路徑。在此基礎上,政府應進一步加快自身建設,繼續為企業和個人“松綁”,充分釋放全社會創業創新潛能。
雖然增速放緩了,但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速度減而質量增,產能降而效益升。隨著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中國經濟將逐步適應并引領新常態,爬坡過坎,柳暗花明。
編輯:秦云
關鍵詞:穩中求進 政府工作報告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