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抹香香”事件反轉是一堂新聞實踐課
標簽化、臉譜化的慣性思維,再加上片面追求“眼球效應”,于是便催生了許多有選擇性、帶傾向性、先入為主的報道,彰顯新聞的浮躁。
近幾天來,河南平頂山“抹香香”官員成了負面新聞人物。然而,有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當年被辭退的丁學玉有四個子女,可能是因為超生被辭;時任村小學校長則稱,當年就把離教證和離教補助金交給了丁;“抹香香”當事人魯山縣委群工部部長湯欽稱,曾幫著協(xié)調調閱檔案,只是這段沒播。
《啥事不清楚,只會“抹香香”》《“抹香香”抹黑了誰》《“抹香香領導”請離開》……單看這些新聞、評論標題,大概就明了整個輿論場對此事的態(tài)度。報道圍繞“民辦教師蒙冤”“教書34年總工資不過萬”“官員‘抹香香’”等幾個關鍵詞展開,抓住社會“痛點”,戳中公眾“淚點”,事件想不火都難。不該的是,整個事件落入劇情大反轉“俗套”,不僅公眾同情弱者、匡扶正義的道德沖動受到嘲弄,連許多“場外者”也卷入事件當中,在自己職業(yè)生涯中留下“污點”,教訓殊深。
新聞報道最容易跑偏之處,在于“標簽化”與“非人格化”,即不把新聞人物當成正常的人看待,這在本次新聞事件中表露無遺。丁學玉曾經(jīng)是一位從教多年的民辦教師,而“民辦教師”又往往被視為“弱者”,一旦被貼上標簽,丁學玉就成為十足的“悲情人物”,報道材料都圍繞這一基調取舍,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則在有意無意中被遮蔽。對一位記者來說,丁學玉超生問題很難查嗎?當然不是。這種情況同樣也發(fā)生在官員身上,哪怕是大男人,在干燥的北方往臉上涂點潤膚露也合情合理、無可厚非吧?只因湯欽是官員,又因說話不太注意,其過錯馬上被放大、戲謔,這同樣是一種標簽化。標簽化、臉譜化的慣性思維,再加上片面追求“眼球效應”,于是便催生了許多有選擇性、帶傾向性、先入為主的報道,彰顯新聞的浮躁。
在媒體競爭激烈、自媒體勃興的今天,你不客觀,總有人替你客觀。或為了搶占第一時間而對新聞事件不作深入調查、全面呈現(xiàn);或缺乏職業(yè)素養(yǎng),只聽當事人一面之辭;或故意用不客觀、不公正的選擇性報道誤導輿論、消費公眾,都是不明智、不成熟的表現(xiàn)。一旦真相被全面、深入揭露,事件出現(xiàn)逆轉,將出現(xiàn)多輸博弈——不但可能好心辦壞事,你寄以同情的新聞當事人也將陷入更加不堪的境地,當公眾厭煩這種行為,對媒體公信力也是一種不小的沖擊。
“抹香香”事件逆轉,是一堂生動的新聞課。作為負責任的新聞從業(yè)者,在新聞工作中既要投入情感,在報道中體現(xiàn)“鐵肩擔道義”的情懷,又不能被樸素的情感所左右,以致影響了自己對價值的判斷,對事實的取舍。全面、客觀呈現(xiàn)新聞事實,永遠是新聞工作安身立命所在。(連海平)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抹香香”事件反轉 官員“抹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