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溫州政協委員建言農業現代化問診農業“短板”
中新網溫州2月28日電(記者 張茵 見習記者 王夢瑤) “農業必然要走現代化之路,而且要走生態高效循環農業之路,并打造有機的循環生態鏈。”溫州市政協委員、中國·原野農業集團董事長李星濤說到。在此間舉行的浙江省溫州市“兩會”期間,面對溫州未來的農業發展問題,溫州市政協委員紛紛建言,政府要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開啟綠色循環農業新模式。
近年來,溫州“三農”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全市農業投資連續三年居浙江省第一,累計建成糧食生產功能區697個、面積74萬畝,累計完成村莊整治3919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2519個。同時,“三位一體”等農村改革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去年溫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1年增長近一倍。
但作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典型代表地區,溫州仍然面臨著田地連片面積較小、人均耕地面積較少、農業人口基數較大等問題,因此,如何讓農村的老百姓快速奔小康才是溫州成為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標桿城市的關鍵。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李星濤看來,目前溫州的農業發展面臨著農業生產收益有限,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使用較多的問題。
為此,李星濤的思路是,讓溫州的農業生產向高效生態循環農業轉型,并將農業與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休閑養生產業相結合。
“結合后老百姓能夠通過農家樂、賣特產富起來,也會更加愛護自己的鄉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上也能夠被動變主動。同時做綠色循環農業能夠把田地變成盆景,和文化創意現代養生相結合后,比較優勢能夠更加得到體現。”李星濤說到。
編輯:薛鑫
關鍵詞:溫州政協委員 農業現代化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