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民進中央關注“眾創空間” 建議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2016年全國兩會臨近,以孵化器為代表的“眾創空間”依舊火熱。中華工商時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民進中央兩會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民進中央今年兩會的黨派提案既包括教育文化領域等“老陣地”,還特別關注到一些“新領域”,其中就包括如何引導“眾創空間”健康發展。
民進中央在關于引導“眾創空間”健康發展的提案中指出,“眾創空間”作為有效滿足互聯網時代“雙創”早期需求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受到各地政府的號召、扶持以及投資機構、開發商的追捧,短短一年內數量劇增,呈現出多元化、全民化的發展勢頭。但是熱鬧背后也蘊藏著風險和危機,主要問題包括:缺少明確規劃,同質化嚴重,導致創業人才聚集難、初創項目發展難,成長性及帶動性差。一些地區70%以上的初創項目3個月內即注銷退出,轉化為小微企業的不足10%。政策制度不完善,針對性不強,沒有觸及創業者的痛點。部分政策門檻較高、持續性差,如某地人力社保部門公布的15條創新創業優惠政策中,初級“創客”不可享受的超過1/3。從全國范圍看,我國東部和中西部的創業資本流動“逆差”明顯。此外,當下還存在“眾創空間”評價體系不完善、創新創業環境不足、“眾創教育”滯后等問題。
對此,該提案建議:一是明確定位,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出臺指導性政策,明確各地“眾創空間”功能定位框架。二是完善相關政策制度。針對創業者關心的問題開展政策設計,針對不同的創新創業類型、階段、群體,建立針對性、差別化的政策支撐體系;進一步加大政策創新力度,讓更多的“創客”在初創階段就能夠享受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三是完善評價輔導體系。建立信息技術工程師等相關人才為核心的國家雙創人才庫;加強后續輔導,提高項目存活率、技術轉化率。四是構建良好的“眾創”生態。構建“眾創”生態,重視種子人才培養,對于創業受挫的創業者,政府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兜底機制。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進中央 眾創空間 健康發展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