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翟小寧:互聯網時代,教育的變革與堅守
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習會發生什么變化?學校會發生什么變化?教育會發生什么變化?適應迅速變化的時代,教育應該如何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在這樣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教育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又如何堅守育人的本質?
資料圖片
這是一個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互聯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成為人與人互動交流的重要方式,正在日益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習會發生什么變化,學校會發生什么變化,教育會發生什么變化?適應迅速變化的時代,教育應該如何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命題,對以上命題的探究,有利于描繪未來學校的樣子、未來教育的藍圖。
教師和學生的界限在逐漸模糊
互聯網時代的教學需要重新定義
當互聯網新技術出現時,意味著無限的升級,很多原來的東西需要重新構建。
未來的學校是什么樣子?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教和學是什么樣子?是變得更好玩還是更累?教師和校長又將起著什么樣的作用?這都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現在還沒有一致的答案,也很難得出一致的答案。
互聯網給學習帶來很多變化,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有更多維度,教學資源是海量的?,F在的老師可以用更多資源來教學,但外在的資源如果未經消化,也不能轉化成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經過消化吸收的內容,才能化入生命之中。所以,對于經典的知識和內容,也應該熟讀精思,精益求精,使之融入血脈,深入心靈,化為氣質。
學習資源的豐富、學習方式的多元,也為教師的教學創造了新的機遇,提出了新的挑戰。學校已經沒有了圍墻的限制,泛在的學習成為常態;學習沒有了一勞永逸的可能,終身學習顯得越來越重要。學無止境,學不可以已。學生可以是教師,教師也應該做學生。教師有問題搞不明白,也要向學生請教。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校長不學習,會跟不上教師的發展;教師不學習,會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道者為師,能者為師,賢者為師,會學習者為師。
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更加開放。曾幾何時,人們靠一個半導體收音機接收外界的信息?,F在的傳播方式越來越多,電腦、手機、平板、網絡圖書館,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教育領域。
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更加包容,興趣課堂更加突出,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愛好。教師和學生的界限在模糊,評價體系更加多元化。每個人都可以是獨立的個體學習者。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支持,使得每個人的學習都可以是量身打造的。教師基于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精準的教學,還可以全程數據記錄,跟蹤分析,優化結果。
互聯網時代對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也帶來變革和挑戰。比如,學校可以通過微信交流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教學相關信息;利用網絡建立并維護學生社團,推動社團活動;依托新技術進行資源共享,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學生學業與生涯發展也可以借助于網絡;學生在網絡上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網上課堂成為新常態;隔著遙遠的距離,可以共上一堂課。這樣的課堂,如果不是借助于互聯網,就根本無法實現。
互聯網時代,未來有沒有可能出現集合人類智慧的超智能機器人教師?從教于學校之外的獨立教師,現在已經出現,將來更會大量出現。游離于學校之外的學生也可能會越來越多。學生可以在家學完所有功課,線上加線下,學習無處不在。那個時候的教學和教育還是一體的嗎?
因此,互聯網時代的教學需要重新定義。碎片化學習與整體學習以及學習與游戲的界限還會如此分明嗎?學習舊知識、探索新問題之間的界限還會如此清楚嗎?學習的空間,如教室、工作室、實體空間、虛擬空間、班組的學習空間、集體的學習空間等都在發生變化。諸如此類,各種變化撲面而來,有時是難以想象的。
互聯網對教學方式的變革影響深刻,但教學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是教育的一部分?;ヂ摼W對教育的影響固然巨大,但絕不可能顛覆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在任何時候都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一方面,我們要正視互聯網對教學方式的影響,與時俱進,順勢而為;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堅守教育之道,探尋教育本真,遵循規律,守正創新。
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師生關系
互聯網時代更要回歸教育的本質
變革的時代需要變通,更需要堅守。我們不僅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引領潮流,與時俱進;還要更好地回歸教育本原,追尋教育的本質。
好的教育是什么?我認為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特別重要的因素。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教育也是這樣。無論以何種方式疏遠、隔離人與人的交流,都是跟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馳的。
好的教師是怎樣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典范。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做學生成長的陪伴者和引領者?;ヂ摼W雖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教師的價值是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學校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是一種場,在教育的美好氛圍中,愛、關心、精神、氣質和人格魅力可以替代千言萬語,超越千山萬水,甚至一個眼神,都很重要。
好的學校是怎樣的?好的學校應該促進學生的健康、幸福和發展,應該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引領學生的價值追求,凈化學生的心靈世界。在追求速度和規模的互聯網時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希望采用高效便捷的方法,讓成功變得更加快捷一些。但教育是點點滴滴、潤物無聲的,需要教育者真情的堅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育人,立德樹人。我們常說“君子不器”,君子不僅僅是掌握一門技術就可以了,只掌握技術的人叫專業人,而我們真正要培養的是有道德的君子。所謂“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謙謙君子”“君子如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都是在說君子的精神氣質和道德品質。這樣的氣質與品質是需要在長期的教育與修煉中涵養而成的。
教育最終是以心養心的過程,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這種影響可以通過信息傳遞、通過互聯網來達成,但絕不能忽略生命與生命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在互聯網時代,我們不能僅僅關注教育的工具性追求,更要注重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關注精神、信仰、理想、信念,培養學生慈愛悲憫的人文情懷,使學生擁有善良的心靈。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正如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多云,教育是一顆靈魂喚醒另一顆靈魂?!?/p>
真正的教育是靈魂的教育。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翟小寧 互聯網時代 教育 變革 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