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變遷中的鄉土中國:負面被“標題黨”無限擴大
李新雨已經在上海打拼了20多年,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同時出來的老鄉相比,他和弟弟基本上算是成功者。盡管如此,李新雨仍然覺得自己是個農民,他覺得自己仍然游離于上海這座城市之外:“變成上海人,何止困難,簡直比登天還難”。
李新雨2001年結婚,娶的是老家的媳婦,婚后生了3個小孩,兩個大的是兒子,大的13歲,小的11歲,最小的女兒才3歲。孩子們原本跟著他和妻子在上海生活,但到了兒子讀初中的時候,妻子帶著孩子回到老家縣城去念書——因為小孩無法在上海讀高中,也無法參加高考。一家人只能分居兩地。
李新雨始終沒有在上海買房。房價便宜的時候,家庭財富都投入到了生意中,后來房價高了,就更沒有機會買房了。
李新雨覺得自己現在非常矛盾:因為超生,他無法取得上海戶籍,也沒有在上海買房,現在一家人分居兩地,他在上海找不到歸屬感;另一方面,李新雨已經不適應家鄉的生活,他覺得家鄉的發展環境不好,回去之后無所適從,權衡之下只能留在上海繼續打拼。
李新雨的家庭代表了一種典型的外地農民在上海的奮斗史。從他們家庭進城奮斗的歷程來看,有3個典型特征:一是全家奮斗模式,全家人為了生活一起打拼,父母、爺爺奶奶是家庭奮斗的堅實后盾,而子女是家庭奮斗的真正希望,因為只有他們才是最有可能在這個城市扎根的人;二是多種經營模式,種菜、開煤球廠、搞倉儲物流等,他們一直在嘗試抓住市場的機遇,并不固守單一的經營模式,在多種經營中完成家庭財富積累;三是財富積累的不穩定性,由于家庭奮斗和城市發展嵌入的太過緊密,以至于城市發展的每一個微小變動,對他們都有較為深刻的影響,在城市發展征地的過程中,他們不斷遷移,沒能在哪個地方穩穩站住腳跟,最終家庭投資最大的產業因為征地而不得不重頭再來。
四川崇州的苦婆婆
在四川崇州調研的時候,我曾在田間看到一位中年婦女在撒化肥。因為要問路,我就站在那里與她寒暄了幾句,不曾想到幾句簡單的問話卻引出了阿慶嫂家曲折復雜的故事。
阿慶嫂今年50多歲,丈夫在兩年前就去世了,她現在和開出租車的兒子、“兒媳婦”及孫子、孫女生活在一起。阿慶嫂是從四川德陽的山區嫁過來的,很能吃苦,丈夫是個老實人,但不夠勤快,家里家外主要靠她一個人張羅,閑暇之余,她就到鄉鎮跑三輪車賺錢補貼家用。生活的艱辛已讓阿慶嫂滿頭白發。
兒子今年30多歲,離過一次婚,和現在的“媳婦”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年,但是一直沒有領結婚證。阿慶嫂很少向外人訴說自己的家庭瑣事,只是偶爾會找一個和她一起跑三輪的婦女訴說。說起自己做婆婆的命運,她時而緊蹙眉頭苦笑,時而欲言又止,時而又忍不住罵上幾句兒子不爭氣、“兒媳婦”太懶。說到傷心處,她老淚縱橫。
兒子的第一任媳婦是阿慶嫂娘家的親戚介紹的。阿慶嫂覺得自己是山區人,很能吃苦,兒媳婦自然也不會太差。
婚后,兒媳婦的各種壞習慣都暴露出來,不僅懶惰、不干活,還天天出去打牌。只要兒子在外面賺了點錢,一回到家,就會被兒媳婦“大掃蕩”,如果兒子錢賺得少了,則會引起兒媳婦的不滿:“還是個男人嗎,掙這點錢,連家都養不起……”
就這樣,家里的矛盾日積月累。
如果阿慶嫂和兒子勸說幾句,女方就開始鬧著要離婚,最后阿慶嫂的兒子實在忍無可忍,心意已決地要和她離婚時,女方又悶不作聲。這樣的生活一直維持了兩年,兩人終究還是離婚了,兩個人生育的兒子歸男方養。
母親主導的第一次婚姻失敗,兒子的心底對母親滋生了抱怨,阿慶嫂心里有愧,也不敢再對兒子的婚姻有所干涉。
阿慶嫂的兒子在崇州市跑出租車,經人介紹,他和現在的“媳婦”阿芳認識了。
阿芳有過一次婚姻,她把女兒一起帶過來,此后阿慶嫂家里就更加“熱鬧”了。
阿芳不像前兒媳那樣天天外出打牌,恰恰相反,她天天在家里看電視?!俺穗娨暀C,在電腦上也看電視,拿著手機、平板電腦,還是看電視……”阿慶嫂一提起來就顯得一臉無奈。
于是阿慶嫂每天的工作也就變得更加忙碌了,每天早上做好飯,照顧孫子、“孫女”吃飯,騎著三輪車送他們去上學,之后就在鄉鎮里跑三輪車接送客人賺錢,中午把孩子接回家,做飯、洗衣服,下午再繼續工作。但是“兒媳婦”對這些不管不問,只管自己“享清?!?。阿慶嫂覺得這些都可以忍了,但是“兒媳婦”竟然還有意無意地嫌棄婆婆吃得太多了,每每總是怪聲怪氣地說:“錢沒掙多少,飯量倒是見長了,怨不得這個家窮?!边@讓阿慶嫂非常氣憤。
阿慶嫂一遍遍地感概:“現在社會顛倒了,社會對人的影響真大啊,老的是小的,小的是老的?!?/p>
阿慶嫂想遠遠地離開這個家,但她放不下孫子,也心疼兒子,這種家庭關系束縛著她,也折磨著她,想解脫談何容易。無奈的時候,阿慶嫂偶爾會對人訴說:“我現在還年輕,出去打工的話,隨便一天都可以賺個100元,自己生活得自在,又何必在家里受他們的氣,要不是掛念著我的孫孫,早就離開了,管他們生活得怎么樣!”
社會轉型期的鄉土社會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傳統的婚姻倫理逐步消解,婚姻責任與義務不斷弱化,在講究個體生活體驗的影響下,夫妻關系變得像江湖關系一樣“快意恩仇”——閃婚、閃離。墮入了倫理危機的婚姻家庭結構使得子女不得不承受父母離異的苦果,與此同時,這種危機又讓老一輩父母忍受煎熬。(劉成良 作者為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變遷中的鄉土中國 負面 標題黨無限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