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法律裁決“路名之爭”存在局限
去年6月,有媒體報道了鄭州“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一事。去年9月份,鄭州市民朱廣義等五人將鄭州市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決改回原路名。近日,這起行政訴訟案件在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法庭未當庭判決。(2月3日《河南商報》)
根據相關的地名管理辦法,地名變更,必須要征求相關市民的意見。換言之,地名更改,首先是個程序問題。在這起事件中,被告方聲稱已在更名前發放了征求意見表,也就是履行了相關程序。但在市民看來,這些意見征求沒到位,不僅參與人數過少,且缺乏具體的個人信息,其“有效性”與“真實性”存疑。那么,對于類似的程序之爭,法律的裁決,無疑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然而,也必須看到,圍繞地名更改的爭議,并非都能通過法律來實現最終的“公正裁決”。且不說,這類事件到底能否歸屬行政訴訟的受理范圍仍存分歧,更為重要的是,在法律程序上防范地名“亂改”,不過是一道最低的底線。而在地名之爭背后,更蘊藏著城市發展理念、城市公共事務決定權的合理分配等諸多問題,而這些,相比簡單的程序問題,更顯復雜,也更值得正視。
在地名或路名更改所產生的爭議中,一般都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即市民“擁護”那些更具“歷史感”的名字,因為習慣了,而城市管理者則多想令地名變得“高大上”。從這一微妙的意識之差中,其實可以看出部分城市管理者那種矛盾而曖昧的歷史觀——一方面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動輒更換那些具有歷史底蘊的地名;一方面又表現出主動挖掘城市歷史底蘊的一面,比如屢屢上演的名人故里爭奪戰,再比如人造古鎮之風的流行等等。這種“矛盾”的做法,其實都是某種“實用主義”在作祟。“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其中一條理由就是,舊地名“對于政府的招商引資帶來不利影響。”
當然,并非說城市發展就應該完全摒棄“實用主義”,也不是說“歷史的就是對的”,而是說在“經濟理性”與對市民情感和歷史傳統的兼顧上,必須要予以恰當的平衡,而非顧此失彼。而要保障這一微妙的平衡,除了必要的程序性保障,更需要從頂層設計上確保市民對于城市管理的正常參與渠道和權利,進而實現真正的“市民認同”。這里既關系到具體的路名更改程序,更關系到宏觀上的城市發展治理結構與發展觀。可以設想,在這種狀態下,一個地名或路名到底要不要改,市民和城市管理者會漸漸達成共識,而不是在改了之后才“聽到”爭議,甚至是頂著爭議也得改。這些問題顯然是法庭判決所無法解決的。(朱昌俊)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法律裁決“路名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