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自身建設 自身建設
為爭當“五大發展”示范市建言獻策
民進廈門市委會參加2016年市“兩會”履職情況綜述
二、呼應民生關注,提案建議“接地氣”
關注民生,是“兩會”永恒的話題。今年兩會期間,60余件來自民進黨派、界別提案及會員中代表委員個人建議、提案,約70%將關注重點放在涉及最廣大基層民眾的教育、文化、交通、旅游、醫療等等領域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以及二孩政策配套,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社區服務管理,農村土地流轉、生態環境治理,宗教管理等等涉及面廣泛的社會關注話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回應民生關切。
如:在教育方面,針對當前教育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二孩政策實施后即將面臨的新挑戰,提出了推進島內外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加大學前教育布局、創新職業教育地方評估等提案;在文化領域,重點圍繞學習型社區建設和傳統文化挖掘保護與傳承,提出了推動社區書院發展,弘揚朱子文化,優化鼓浪嶼人文與商業環境,挖掘海絲文化,融合閩南文化、僑文化、海洋文化打造海絲重要歷史遺存,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等提案建議;在旅游方面,以打造具有廈門特色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內外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為目標,從推動文化旅游,生態游,休閑游,廈漳泉旅游一體化,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旅游商業配套、旅游環境整治、投訴應對等多角度、多側面提出建議提案;在城鄉生態環境整治、農村農業發展方面,提出了改善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做好農村污水治理,“城市降噪”,提升土地流轉績效、鼓勵發展林下經濟等提案建議;在社區管理方面,提出了推行“社區工作準入制”、完善我市公益創投長效機制、加強社會組織管理,引導社區實體商店轉型升級等建議提案。由于這些建議提案絕大多來自日常的社情民意信息轉化,話題緊密圍繞“五大發展”理念,貼近民生,也受到了媒體輿論的廣泛關注。
三、密切媒體互動,保持良好“上鏡率”
作為檢閱民進參政議政工作成效的良好時機和擴大民進社會影響力,展現委員風采,樹立黨派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2016年市兩會期間,市委會延續“兩會”前“早策劃、早安排”、“兩會”中“勤溝通、勤互動”的“兩會”外宣模式,在今年的兩會外宣工作中繼續保持了良好的“上鏡率”。
一是“早”。主要體現在提案建議亮相早。在大會發言、提案工作開展的同時,市委會宣調處即積極與媒體溝通聯系,主動推送重要參政議政成果和黨派、界別、代表委員的觀點、關注,提前介入兩會期間外宣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如:1月13日,海西晨報率先各主流媒體開辟兩會專版,開篇頭條報道即為來自市委會的提案《廈門可效仿外地設旅游警察》。面向閩南地區發行的東南早報對兩會提案的首篇關注,也來自《民進廈門市委建言——保護特色村落 “留住鄉愁”》
二是“大”。主要體現在兩會期間,來自對民進大會發言、優秀提案、重要提案的大篇幅專題報道,不僅數量多,而且標題醒目。張詠副主委的大會口頭發言《關于圍繞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實施“留住鄉愁”工程的建議》不僅得到三位市主要領導的現場批示,更受到各大主流媒體的熱捧,紛紛以此為題帶出對此次政協大會發言的新聞報道,東南網—海峽導報《廈門市政協舉行大會發言 實施“留住鄉愁”工程》、廈門日報《建諍言獻良策,謀發展促轉型——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盡快實施留住鄉愁工程》、廈門網—海西晨報《盡快啟動“留住鄉愁”工程 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廈門晚報《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舉行大會發言——鄉愁工程》…成為今年兩會期間民進外宣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海西晨報獨家推出的對2015年度市政協重點提案的專題報道《優秀提案助力美麗廈門建設》,則以“推動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副標題對民進優秀提案《關于我市老舊城區更新中歷史風貌保護與開發的建議》進行了專題解讀。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進 廈門市 城市發展 兩會 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