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委員講堂委員講堂

白巖松委員:今天,我們怎樣傳播健康

2016年01月27日 10:12 | 作者:李木元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精準健康傳播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并針對當前存在的健康問題提出應對策略。但是,精準健康傳播要遵循一個重要原則——知行合一。

129041434


這是我這周第二次參加健康知識傳播方面的會議。健康知識傳播是一件大事,其目的是通過宣傳教育來改變人們不健康的、不科學的生活方式,從而保護人的健康,提高國民健康素質。

中國人“不缺”醫生、健康意識和常識

我先有三個提問:第一個問題是中國缺醫生嗎?表面上看很缺。上周我做一個關于兒科醫生的節目,了解到現在不少醫院由于兒科醫生缺乏,兒科門診紛紛關閉。我國每千人口兒科醫生的配比只相當于美國的1/3。不僅僅是兒科醫生,總的來看,我國每千人口醫生和護士的配比比發達國家都要低得多。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非常缺醫生。

但我的結論是我們不缺醫生,為什么?第一,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如果每千人口患病率很高的話,要有多少醫生才能滿足我們的醫療需求?第二,每年我國有幾十億診療人次都集中在三甲醫院,而相當多的醫生分布在二甲或普通醫院,他們面對的患者又特別的少。這樣來看,我們不缺醫生,我們缺的是如何讓患者“不進醫院、少進醫院、晚進醫院”。如果中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都很糟糕,相關的健康知識了解得很少,大家三四十歲就進醫院了,我們得需要多少醫生?現在我國醫學界還有一個不太好的情況,包括反映在國家報告當中,一提到“衛生”兩個字,就是治療。治療是最后一步,一旦要治療了,說明這個人已經病了。我在領原衛生部健康宣傳員證書的時候,我曾對原衛生部陳竺部長說過,一定要改變衛生部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不是說衛生部主要管醫院治病,而是重點管疾病預防,讓更多的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得了急病能快速治好,不讓它轉成慢病;得了慢病能正常服藥,不讓它惡化。所以,“大醫治未病”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一句非常珍貴的訓誡。

第二,中國人缺健康意識嗎?坦白地說:不缺。中國人很注重健康養生,比如“飯后百步走”等各種養生學說、解密等等備受推崇,從古至今一直延續下來。正是因為很多人太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而權威的、準確的健康知識傳播又缺位,結果好的壞的、真的假的健康養生信息全部涌現出來,張悟本等偽專家、假大師就有了存在的空間。

第三,我們缺健康常識嗎?我看也不缺。我用8個字來形容中國人的健康常識:雜草叢生,深不見底。真常識、偽常識混雜在一起,甚至互相矛盾的常識也混雜其中。今天告訴你這個不能吃,明天又告訴你這個能吃,各種各樣的常識難以辨別真偽。

精準健康傳播要以需求為導向

有了這三個提問,想想我們需要怎樣的健康知識傳播?這就是今天會議的主題——精準健康傳播。我理解“精準”這個詞有兩方面含義:一個是精,一個是準。精要體現在精心、精致。怎么才能精?少而精啊!健康養生知識太多了,魚龍混雜,難以說精。

準又指什么?首先你傳播的所有東西必須是真實的;其次,健康知識傳播必須以需求為導向,才能做到準。我把糖尿病防治知識講給一個7歲的孩子聽,除非他有遺傳性糖尿病,否則我的絕大多數傳播是無效的。大家是否關注到前不久人們給一個80多歲的臥床的老頭捐贈的衣物中有超短裙,他老伴兒舉著這個超短裙一臉的困惑。這是以捐贈人的需求為導向,談不上精準幫扶。醫學健康知識的普及也一樣,一定要分人群、分年齡段、分疾病,這樣才能起到效果。另外,一定要有方法。我們不能總是一味地說教,一定要學會講故事,一定要采取入耳、入腦、入心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地把知識傳遞給受眾。如果你一上來就喊口號、講八股,而沒有方法,再好的健康知識也無法到達受眾。

精準健康傳播要應對四大轉變

想要實現精準健康傳播,我認為有幾大轉變需要面對。一個是我們正處于一個從營養不良向營養過剩轉變的時期。但是很多老人的思想還停留在營養不良時代。我非常怕我媽,我媽總覺著我沒吃飽,吃了一碗肯定再盛一碗。我又不好和老媽犟,只能多吃一點,有時候我甚至要求我媽說:“您千萬別再讓我吃了,我都快吃出病了。”有時候疾病是由心懷善良、溫暖但卻從饑餓時代走過來的母親制造的。

很多人意識到了營養過剩的危害,但也出現了一個新的誤區。大家都說:“病都是吃出來的”,要“管住嘴,邁開腿”。但不吃你試試?很多年輕人,尤其把鍛煉當成信仰的一部分年輕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飲食低營養、不吃飯。中國的膳食營養法則和中國的哲學是一脈相承的,講究平衡。而“管住嘴、邁開腿”的核心一定是強調吃動平衡。有時候你的平衡原則沒有把握好,只說了前半條健康知識信息,就容易誤導別人。

第二個轉變就是中國人口正在轉向快速老齡化。2014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首次超過2億,目前仍在快速增長。如果僅從數字來看,中國的老齡化并不算嚴重。目前,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占總人口的15%左右,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占到總人口的25%左右。但是中國人口基數大,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很大。隨著快速的老齡化,健康產業將成為中國第一大產業。但是老齡化社會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比如隨著人們預期壽命的提高,很多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甚至失能,會走到殘疾人的隊伍中來,對社會的需求會更高。中國家庭式養老模式正在慢慢解體,但是中國的養老院、福利院所有的床位加起來不過500萬張,差距還很大,這里蘊藏著多大的一個市場!同樣,我們的健康知識傳播“市場”也很大,要重點關注老年人這個龐大的群體。

第三個轉變就是健康概念正從單一的肉體健康向肉體和精神雙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健康知識傳播不僅要關注人的肉體健康,還要關注人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以及在得了肉體疾病以后產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可說是精神撫慰。美國醫生特魯多有一句名言:“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閃耀著人文光輝的話對我們的啟示很大,我們既要治病,更要醫心。

最后一個轉變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轉變,這也是最重要的轉變。很多情況下,我們是舊的未去,新的又沒有完全到來,而且還要面對時代變革帶來的挑戰。很多東西是進步的,但也帶來了很大健康隱患。我們小時候家里很窮,很多孩子都營養不良,但我們的身體素質比現在的孩子要好。這是原國家教委、國家體育總局調查得出的結果。我們那時候雖然窮、餓,但總是跑,總是動。現在的孩子被電腦和手機牢牢拴住了,導致很多疾病都在年輕化。以前,老年肩更多的出現在中老年人群中,現在醫生對我說,現在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也有老年肩。我們的沙發、床越來越舒服,就是這種過于舒服的生活導致了很多疾病。

健康傳播最重要的原則是知行合一

精準健康傳播的目的是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并針對當前存在的健康問題提出新的應對策略。但精準健康傳播要遵循一個重要的原則———知行合一。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把健康常識告訴人們,還要把這種常識變成行動,變成習慣。我很欣賞臺灣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的一句名言:“我們的使命不是制止惡,而是擴大善。當善擴展到足夠大的地步,已經沒有惡容身的時候,不就是對惡的一種制止么?”同理,我們的使命不是每天匯集四方醫學專家去打擊張悟本之類的偽健康養生理論,而是不斷擴大真實的、準確的健康常識的聲音。當真實的、準確的健康常識擴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些假大師、假健康常識不就沒有生存空間了嗎?

(白巖松,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宣傳員。本文根據白巖松1月23日在首屆中華精準健康傳播聯盟高峰論壇上的報告整理。)



編輯:趙彥

關鍵詞:白巖松 精準健康傳播 健康知識傳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中文字幕欧美日本亚洲 | 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 |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不卡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