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罌粟殼依賴,暴露市井餐飲業的結構缺陷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組織開展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執法行動中,發現35家餐飲服務單位經營的食品中含有罌粟堿、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罌粟殼成分。這類違法添加的行為,已涉嫌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其中已有25家被移送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犯罪偵查。(1月21日央視)
罌粟殼,作為常見的非法添加物,竟成為食品領域揮之不去的頑疾。此番專項執法,毫不意外,又有一批餐飲機構因此被查。對于這一結果,公眾在氣憤、后怕之余,感受更多的,想必還是一種見怪不怪的無奈吧?屢禁不絕、大肆存在的“罌粟殼”,幾乎就是餐飲市場亂象的典型縮影——不難看出,公共監管與日常執法,還遠未能排除掉,食品產銷環節由來已久的不確定性風險。
違法添加罌粟殼,絕非是孤立事件。從被通報的35家餐飲服務單位看來,它們其實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共性。比如說,都是小規模業態、多偏向小吃類生意等等。概括而言,這是標準的平民餐飲、市井餐飲!它們處于食品產業鏈的最末端,單個看來大多只有單一門店,整體統計卻數量驚人。這種分散、零碎的行業形態,一方面極易承襲從業者個人的“主觀惡性”,傾向于變得無視規范、攫取短利;另一方面,也使得公共監管難以完全覆蓋,從而很難形成持續的威懾。
罌粟殼添加事件,實則指向一個根本性問題。那就是,如何對非規模化的餐飲機構,進行有效制約?事實上,小作坊、小門店所占據的低端餐飲市場,在很長時間以來,已成為滋生“食品問題”的主要土壤。為此破題,刻不容緩!一個直接的思路,當然是強化監管力度,通過增加執法人數、提升抽檢頻度等,來倒逼餐營業者自覺自律;還有,就是增加違法成本,建立“黑名單”等制度,將違法者永久從市場驅離,以此凈化市場、去劣留優。
上述種種方案,幾乎是老生常談,卻一直苦于知易行難。試問,何以至此?這既是由于,現有的公共資源,不足以支撐新增的執法成本;也是由于,我們的食品監管體系,還顯得很是粗線條,而未完成技術化、精細化的改造。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現有的執法模式,只能做到“讓違法者被罰”,而無法給予守法者足夠激勵。更理想的狀態中,理應存在一套正向機制,將商家“抽檢合格”的結果,轉化為權威的信譽認可,繼而轉化為實際的客流和收益。
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倘若要加強對餐飲業的監管,勢必要給相關執法部門擴權。而這,又是民營經濟和普通民眾所深深忌憚的。這一局面其實提示我們,必須擴大食品安全建設的參與主體。不僅要給予公眾監督、投訴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動員相關行業協會、公益組織的潛力。在此基礎上,將公共權力與民間努力相結合,才能對無所不在的餐飲從業者,構成一種可感可知的、雙向的激勵。(然 玉)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違法添加罌粟殼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