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由多到優才能從大變強
2015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首次超過100萬件,已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這表明中國的知識產權大國地位更加穩固。
通過發明專利榜單這個創新“測量器”,可以看到,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持續增長: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6.3件,比“十二五”目標提高了近一倍;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增速接近20%,是世界上最快的增速。快速增長的數字背后,是那些提高生產率的高效因子和創造新市場、新就業機會的創新元素正在萌發……過去的一年,我們打下了更扎實的知識產權大國的根基。
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首要任務就是發明專利要足夠多。擁有了數量龐大的專利申請,才能支撐起經濟的提質增效、產業的轉型升級,支撐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部署。專利數量大幅增長的背后是一大批快速崛起的優秀企業、迅速提高的研發能力、撬動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和全社會創新意識的提高。也只有穩穩地站在“世界第一”的強大基座上,我們才有條件向“知識產權強國”發起沖刺。
但另一方面,發明專利申請光靠多還不夠,還要求優。如此,才能從知識產權大國轉型為知識產權強國。國際上公認的20個創新型國家,所擁有的發明專利總數占全世界的99%,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在70%以上,為經濟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我國知識產權進步迅速,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知識產權多而不優,缺少技術含量和市場價值高的專利;知識產權侵權易發、多發,影響著創新創業的熱情;專利維權存在著時間長、舉證難、成本高、賠償低的現象。
我國已進入從“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跨越的關鍵時期,作為國際經貿體制的“標配”、創新發展的“剛需”,知識產權在經濟轉型發展中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創新驅動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加需要知識產權的激勵和保障。上個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此進行了部署。在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利于提振國內消費,帶動技術創新,從而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我們相信,通過由“多”到“優”的轉變,我國在知識產權領域能夠最終實現從“大”變“強”的目標!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專利 知識產權 十二五 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