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二孩疊加猴年生育“大年” 婦幼醫生資源缺口待解

2016年01月12日 11:16
分享到: 

  

點擊進入下一頁

準媽媽梁女士這兩天很是生氣。她在微信上訴說元旦期間在某公立醫院產檢時無端遭遇加塞兒的事?!敖衲晟⒆拥娜硕?,但不能成為走后門加塞兒的理由??!”北京商報記者到本市幾家比較著名的醫院走訪時也發現,前來問診和產前檢查的準媽媽人數激增,大有“人滿為患”態勢。

預測 本市新生兒突破10萬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市各大醫院婦產科發現,除了懷有一胎的年輕準媽媽們,不少年紀稍大一點的二胎媽媽們成為各醫院婦產科的一個亮點。北京協和醫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相較于去年,今年生二孩的人明顯增多,另外,高齡人群的孕育咨詢在數量上也出現了明顯的增加。

北京市衛計委今年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市單獨二孩申請數達61810例,其中約2萬例已生育,將有4萬余例在今年開啟二孩生育程序。

據測算,政策實施后,北京符合全面二孩政策、可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常住育齡婦女數量約增加236萬,預計2017-2021年的五年間將累計新增常住出生人口58萬,年均新增出生人口約11萬。按照這個測算比例,再加上2016年的猴年寶寶出生“大年”因素,今年全年的新生兒將會突破10萬人。

對于這個近年來的北京新生兒“大數字”,顯然給現有的醫療設施、醫護人員出了一道難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圍產醫學部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王小榕表示,伴隨著二孩政策的出臺,從臨床上明顯可以看出,想生二孩的人數量在增多,而且高齡人群較多。一般來說,年齡在35歲以上的孕婦就是醫學定義上的高齡孕婦。高齡孕婦懷孕率低,而且容易出現孕期并發癥的情況,流產、生育畸形兒的風險增加。

王小榕介紹,面對高齡產婦,醫生會更加注意媽媽們的身體狀況以及胚胎生長發育的狀況。從媽媽角度來說,醫生要關注媽媽們是否有妊娠合并癥以及并發癥。例如以前是否有過高血壓、糖尿病以及代謝性疾病和內分泌的一些疾病,如果有這些疾病的話容易對母親的身體以及胎兒的質量產生一定影響。

1月11日,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在分析目前現狀時表示,“我們國家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對象有9000萬左右,60%是在35歲以上,50%是在40歲以上,政策實施以后,高齡孕產婦家庭明顯增多,發生孕產期合并癥、并發癥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增大,婦幼健康和優生優育的服務任務更加艱巨”。

現狀 婦產醫生資源最緊缺

走進北京婦產醫院可以明顯看到產科電子顯示屏上面標有“2016年8月以前(含8月)產科建檔名額已滿!”的字樣。一位孕婦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懷的是一胎,今年二孩政策放行,很多高齡婦女想要二孩,醫院孕婦變多,建檔就困難了。我是比較幸運的,是9月的預產期,剛好過了8月,不然都建不了檔”。同樣,在北京協和醫院產科醫導臺也可以看到“2016年8月產科床位已滿”的字樣。

新生兒的大波來襲凸顯出國內婦產醫生資源的緊缺。王小榕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受二孩政策和猴年生育高峰的影響,北京婦幼保健醫院的婦產科和兒科醫生資源明顯緊缺。目前該醫院婦產科醫生資源約70人,醫生缺口至少50%。“就拿產科來說,本身是高風險且工作強度大的行業,需要24小時備戰,有時候夜班的時間比正常班的強度更大更累。但從收入上衡量,歷史原因導致產科醫生的工資總體處于較低水平,這樣多少會影響產科醫生的積極性。”王小榕如是說道。

除了北京婦產醫院外,其他醫院也在面臨著產科醫生資源匱乏的問題。登錄北京朝陽醫院官網看到,該醫院婦產科的床位有116張,醫生34名、護士78名。粗略計算,該醫院每位醫生需要同時照看3張產床。該醫院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在產科的床位一直處于增加的狀態。也就是說,在當前醫生資源并沒有增加的基礎上,醫院的產科床位卻在持續增加。這也從一個層面反映出公立醫院婦產科醫生比產床更緊俏。

楊文莊介紹,我國在保障母嬰健康方面,針對各地婦幼保健資源分布不均衡、優質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國家衛計委和各級衛計委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要增加婦幼保健能力的供給,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二是推進分級診療,引導孕產婦合理選擇助產的服務機構,因為三級婦幼保健機構確實是人滿為患、一床難求,而一二級有資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三是要加強孕產婦的咨詢指導,在基層要整合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資源,加強對孕產婦的咨詢指導,增強孕產婦的自我保健能力。四是完善危急重癥孕產婦和新生兒的轉診、會診網絡和機制,確保急救通道的暢通??傊扇∫幌盗写胧┐_保母嬰健康安全。

新政 兒科醫生要加快培養

除了婦產科以外,兒科醫生也面臨著這種窘境。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院長羅毅表示,促進孩子的健康是項大事業。我國兒科醫生短缺是個普遍現象。201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師,遠低于美國每千名兒童擁有1.46位兒科醫師的水平。增加兒科醫生總數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加強醫生培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員短缺問題。具體到首都兒研所附屬兒童醫院,全院應診專家也只有100余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此前在接受采訪時稱,兒科專業取消、用藥收入低、看病風險大是目前兒科的“三大殺手”。這3個問題,直接導致兒科在一些三甲醫院“瀕臨滅亡”。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不但兒科醫生將越來越不夠用,業內人士表示,兒科醫生如果沒有大幅度的增加,未來孩子們看病會更難。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我國兒童人口2.23億,占總人口16.6%;2015年醫療機構兒科門急診人數達到5.4億人次,占全部門急診人數的9.5%,致使兒童藥需求持續強勁。

因此,加快我國現有產科和兒科醫師、助產士及護士人才培養,合理確定服務價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據悉,針對此情況國家衛計委下發通知,提出為緩解院前急救和兒科崗位專業人員匱乏的現狀,對這兩個崗位的專業人員開展相關專業內容的加分考試。1月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為緩解二孩放開后可能出現的生育高峰,國務院提出“加快產科和兒科醫師、助產士及護士人才培養,合理確定服務價格,在薪酬分配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除此之外,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提到了兒童用藥也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國內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企業非常少。當前我國的兒童疾病譜不明晰給企業生產制造兒童用藥帶來一定的限制。之前大家說的兒童疾病都是感冒、發燒、腹瀉或者是濕疹等,但是近兩年來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也慢慢找上了兒童。當前國內疾病譜的演化發展情況如果能夠得到監控,就可以有效指導企業兒童用藥的研發。”


編輯:趙彥

關鍵詞:二孩政策 猴年生育 婦幼醫生 資源缺口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精品偷拍性视频 | 在线天堂v亚洲综合a直播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 亚洲激情在线观看AV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