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食話食說食話食說
重慶小面出標準了!吃面得注意這些事兒
重慶小面首個地方標準《重慶小面烹飪技術指南》已審批通過,并開始實施。標準規定了小面烹飪技術的術語和定義、原輔材料種類及要求、制作過程技術規范、成品感官要求、最佳食用溫度與時間。除了重慶小面,還有很多地方特色面食。
炸醬面,七碟八碗是面碼
北京炸醬面,炸醬便是特色,必須用五花肉和稀黃醬做成,便有了優質蛋白質。黃醬是黃豆發酵而成,會產生素食者易缺乏的維生素B12。
伏天吃炸醬面,除了看重炸醬,面碼也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炸醬面雖只一小碗,可搭配的面碼可謂是七碟八碗,有青豆、香椿、韭菜、芹菜、萵筍、蒜、豆芽、黃瓜、心里美、豇豆、櫻桃蘿卜等多種配菜,營養非常豐富。
在家做炸醬面,最難的莫過于做炸醬,先用少量油小火煸炒八角、花椒、蔥、姜,出香味后將香料盛出,放入帶一點肥肉的肉皮煸炒,出油后放瘦肉丁煸炒,倒入稀釋好的干黃醬炒勻,加水沒過肉丁,小火熬煮并經常攪動防止粘鍋。用多種應季的新鮮蔬菜作為面碼,好吃的炸醬面就做好了。
手搟面,四色配菜必須有
黃瓜洗凈,雞蛋攤成薄薄的蛋皮后,心里美蘿卜去掉綠色厚皮,黑木耳用開水先焯一下,然后分別切成細絲,四種顏色的配菜都有了。手搟面煮熟后過一下涼開水,碼上配菜,顏色別提多好看了。但還缺少秘制調味品,我一般都是在芝麻醬中加水、鹽和少量香油以及白芝麻,攪勻就成稀稀的醬料了,拌面條吃,非常美味。
熱干面,多種調料搭配來
武漢人的一天是從熱干面開始的,早餐就開始吃,當地人稱之為“過早”。黃燦燦的面條,拌上芝麻醬和佐料,再撒上蔥花,好吃極了。
熱干面看著普通,但要做得好吃,著實不容易。跟北方的面條不同,熱干面用的是“堿面”,將新鮮堿水切面用蒸的方法處理以后晾涼過夜,因此,也是一種“隔夜面”。其次拌面的芝麻醬很重要,有白芝麻醬,還有黑芝麻醬的。地道的熱干面中一定要放辣蘿卜丁、胡椒、蔥花,再加入油、鹽、醋等調味。
附:怎么做一碗重慶小面?
準備工作
主料:堿水面條。
標準要求:面條長度、寬窄、粗細均勻、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氣味清香,本品固有的顏色。
輔料:蔬菜、高湯、水、食用豬油
標準規定:重慶小面里的蔬菜可選用各類時令豌豆苗、空心菜、萵苣葉、卷心菜、大白菜、生菜等的嫩葉或嫩莖。
調料:釀造醬油、姜水、蒜水、紅油辣子、味精、雞精、食用植物油、熟芝麻、芝麻醬、花椒粉、釀造食醋、熟碎花生仁、榨菜粒、蔥花。
具體步驟
一、 粗加工
1. 認真檢查待加工原料,發現有腐敗變質的原料不得進行加工。
2. 各類原輔料應先進行挑揀、剔除老、黃葉莖和不能食用部位。
3. 用流水進行清洗,去掉原料中殘留的泥沙、蟲卵和雜質。
4. 對不同原料、半成品、成品分類貯存,合理保管,防止二次污染。
二、 輔料
1. 制高湯:選用豬筒骨、雜骨,清洗后放入沸水鍋內出水,撈起用溫熱水將血垢和浮沫洗凈,鍋中另摻清水放入筒骨、雜骨,用小火慢燉,至湯味香醇。
2. 煉制豬油:豬板油洗凈后撕去蒙皮,改成2厘米的塊,用小火熬制,待豬油出油已盡,形態干縮時,打去油渣,把油汁盛入容器中備用。
三、 調味料
1. 煉紅油:選用表皮光亮、色紅肉厚的干辣椒,經去蒂、去籽后放入鐵鍋內,加少許食用植物油翻炒炕熟,冷卻后舂成碎末,裝入容器內;食用植物油入鍋內燒至160℃~190℃,然后將油舀入盛辣椒末的容器內,邊舀入食用植物油脂邊攪動辣椒末,達到色澤紅亮,辣中帶香的要求。辣椒末與食用植物油比例為1:2.5~3.0。
2. 調制姜水:老姜洗凈去皮,搗絨后用冷開水調勻;其與冷開水的比例均為1:3~3.5。
3. 調制蒜水:大蒜去皮,搗成泥后用冷開水調勻;蒜泥與冷開水的比例均為1:3~3.5。
4. 預制榨菜粒:榨菜經洗凈,擠干水分,切成約0.3厘米的顆粒狀。
5. 預制蔥花:小蔥或火蔥經粗加工清洗干凈后,瀝干水分,切成長度為0.3厘米~0.5厘米的蔥顆備用。
6. 預制熟碎花生仁:花生仁洗凈后瀝干水分,投入到熱食植物油鍋內炸至酥脆起鍋,冷卻后鍘成顆粒狀。
7. 預制熟芝麻:芝麻淘洗后瀝干水分,放入鐵鍋內用小火炒香至熟。
8. 預制芝麻醬:將芝麻醬用芝麻油調散,呈漿狀;芝麻醬與芝麻油的比例為1:1.2~1.4。
9. 預制花椒粉:將干燥去籽花椒,粉碎成粉。
四、 調味
將醬油、榨菜粒、味精、雞精、紅油辣子、食用豬油、姜水、蒜水、熟碎花生仁、芝麻醬、花椒粉、蔥花等調味料,按照干溜、寬湯、清湯、紅湯等食用要求,味型要求,以及與主輔料用量相適宜的要求,按一定比例均勻地放入面碗內進行調配。
五、 煮面
1. 面條煮制:在煮面鍋內摻入冷水,用大火將水燒至沸騰,投入面條,煮至面條翻滾浮于水面,再摻入適量冷水,待到再次沸騰、煮熟后,用漏瓢撈起,盛入事先已調好味的面碗內。
2. 蔬菜制備:在煮面的過程中,將洗凈的蔬菜,投入到沸水鍋內煮熟撈出盛入碗內。
編輯:趙彥
關鍵詞:重慶小面 烹飪技術指南 做法 炸醬面 熱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