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暫停熔斷,有錯就改善莫大焉
■ 社論
熔斷機制今后是否還會實施,如何改進,當然還需經過專家、業界、管理層的多方研究與協調。從熔斷機制的歷史來看,這些爭論、波折、嘗試、反復都是正常的。
昨晚,證監會稱,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而熔斷機制又有一定“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加速觸碰熔斷閾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于正面效應。因此,為維護市場穩定,證監會決定暫停熔斷機制。下一步,證監會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組織有關方面研究改進方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
就在昨日上午,在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話題就是:A股又熔斷了。很多人早上剛到辦公室,打開電腦,看看股票,卻發現整個股市都停了。有人調侃,證券行業成了最悠閑的職業,剛剛上班,就下班了。
在最近一輪股災之后,相關管理部門,推出了熔斷機制。三大交易從2016年1月1日起,只要“滬深300現貨指數”漲跌幅超過5%,將暫停交易15分鐘;滬深300漲跌幅超過7%時,交易時間將暫停至收盤。
熔斷機制,顧名思義,類似于保險絲的作用,是在價格波動幅度達到某一限定目標時,通過暫停交易一段時間,起到更好地控制風險。但是,熔斷機制下,當指數向下接近熔斷閾值時,熔斷機制會加速這一過程,原因是投資者懼怕暫停交易導致的流動性缺失。但是,當指數向上接近閾值時,流動性同樣會被打斷,減緩股指向上的趨勢。這就意味著熔斷機制一方面減小向上的波動,同時卻會加速向下的波動。顯然,考慮到A股沒有簡單易行的做空機制,熔斷機制對不同方向的風險抑制作用是不一樣的。
對于熔斷機制,學界目前也存在爭論。在昨日觸及二次熔斷后,已有多家基金公司向基金業協會反饋意見,請求改進新實行的熔斷機制。有報道稱,基金業已經有高層出面向證監會游說,以期改進現有機制。
從證監會暫停熔斷機制的表態來看,這種呼吁很快得到了響應。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暫停熔斷機制的決定,并不多見,因而,值得肯定。
熔斷機制今后是否還會實施,如何改進,當然還需經過專家、業界、管理層的多方研究與協調。從熔斷機制的歷史來看,這些爭論、波折、嘗試、反復都是正常的。
熔斷機制起源于美國,1982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對標普500指數期貨合約實行日交易價格為3%的價格限制,次年,這一規定旋即被廢除。到了1987年,股災出現,熔斷機制再次實施。此后,美國股市運行比較平穩,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股災,熔斷機制僅在1997年10月27日發揮過一次作用。
由此可見,即使美國這樣的成熟資本市場中,這個規則也有一個發展變化——實施、暫停、再實施的過程。中國資本市場還很不成熟,加之現在國內、國外的經濟充滿了不確定性,中國股市在當下有更大波動性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熔斷機制出現水土不服,也屬正常。
盡管,熔斷機制的設立初衷是好的,不過,一旦在運行當中出現問題,就應該果斷暫停。從宏觀來看,中國資本市場仍然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改革中出現差錯也在所難免,關鍵還是有關方面有正視改革出現偏差甚至錯誤,并及時改正的勇氣。對于相關部門來說,比股市漲跌和熔斷機制更重要的是,如何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進一步強化監管職能。只要我們的股市制度肌體更加健康了,股市的賭性就會退縮,暴漲暴跌的局面也就會大大減少。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熔斷機制 證監會 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