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專家揭秘新聞發言人如何煉成 重大發布會多次演練

2016年01月04日 09:16 | 作者:趙婧姝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近日,因“你懂的”、“任性”、“鐵帽子王”等諸多金句走紅的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人呂新華卸任,接任他的是現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王國慶。王國慶曾是黨的十八大的新聞發言人,也曾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任職副主任多年。“過去的十幾年間,王國慶本身就是我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與推廣這一過程的領導者和參與者。”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董關鵬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釋疑

  成為新聞發言人要過哪幾道關?

  “兩會的系列新聞發布會都從政協的新聞發布會開始,這個第一場最受關注、也是最不容易。按照往年的慣例,籌備工作通常在元旦前后就要開始了。”從事新聞發言人制度研究和培訓工作近15年的董關鵬教授表示,面對每場新聞發布會,任何新聞發言人及其團隊都要經過認真準備,不管是部委的專業發言人,還是“集大成式”的人大、政協發言人。

  業務關

  熟悉“口徑庫”和“標題句”

  “首先是研究,所有新聞發言人都會從研究開始。那就是要研究人民關切的、媒體關注的、發言人想說的,需要三者的整合。”董關鵬說。他認為,大量的準備不是為了辭藻的華麗,而是為了信息的共享,能夠讓發言人所說的使媒體理解、公眾明白、人民放心。

  曾在新聞發言人團隊工作的張靜(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為準備重大事件、活動的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的團隊會提前搜集輿情,備好“口徑庫”,并隨時更新。對于一些年紀較大的發言人,將“口徑庫”爛熟于心其實也很辛苦。

  董關鵬告訴北青報記者,幾乎所有的新聞發言人,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都會鎖定重點內容,并為此重點準備一些背景和事實資料,包括數字、實例、細節等。有經驗的發言人還會專門提煉和歸納一些瑯瑯上口、易于誦記、形象生動、讓記者和大眾印象深刻的“主題句”來備用。董關鵬認為,發言人不可避免地會在發言中保留一些自己的語言風格,這是因人而異的特點。

  張靜說,舉行一場發布會的目的并非只是為了“你問我答”,更重要的是要傳遞出發布者想要傳遞的核心信息,因此要在口徑中嵌入標題句,并要求發言人在發布會中反復提及這些要素。“媒體的報道一出來,發現有很多用了事先設計的標題句,我們就會很開心,因為這是一場發布會成功的標志之一,而且這樣也可以避免媒體自己取標題、斷章取義。”

  據董關鵬透露,準備階段,有的發言人還會針對有重大關切的問題進行實地調查、請專家講課,比如曾擔任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人的趙啟正,就曾經請經濟專家來解讀有關問題。

  溝通關

  和同事溝通,和記者交流

  一個好的發言人一定是一個好的溝通者。張靜說,一個單位的發言人一般是新聞或者宣傳部門的負責人,他(她)每天要面臨的重要工作就是和其他業務部門的人密切溝通,會商口徑,才能使自己上臺前胸中有料,心里不慌。而且,事先溝通過,也不會使自己的回答讓業務部門不滿。

  像“兩會”這樣重要且綜合性的新聞發布,需要提前從各個部委了解各個領域的口徑。這個工作說起來簡單,其實是頗為繁重,因為每個部委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并非一兩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

  除了和相關部門溝通,發言人還要多多和記者交流,熟悉每家媒體的關注點。“有一些非常熟悉的記者,一見到他們舉手問什么問題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演練關

  重大發布會要正式演練三四次

  張靜告訴北青報記者,為了一場重大發布會,光是正式演練就要進行3到4次。在重大新聞發布的演練中,發言人拿什么文件夾,戴什么領帶,甚至做什么手勢,都會有設計。“一切細節都要關注到,拿著裝來說,男發言人的著裝比較好說,如果是女發言人,我們一般都會事先通知發布會的背板顏色,以免和服裝撞色。”

  有些發布會的發言人是重要領導甚至是一把手,但是在演練當中,面對假扮成記者甚至是外國記者的工作人員的尖銳問題,也難免“沒面子”。規定說3分鐘,最多不能超過5分鐘,說的時間太長了還會被無情打斷,這在一般的會議講話中可是從來沒有過的。被請來“觀戰”的資深專家、有發布經驗的領導也會很不客氣地指出錯誤。“對這些意見,發言人都要虛心接受,臉皮厚一些,不能掛不住。因為這些演練都是為了確保發布會現場不掉鏈子。”張靜說。

  禁忌

  發言人不能做什么?

  從新聞發言人崗位上退下來的杜少中,現在也在從事新聞發言人的培訓工作,作為曾經的北京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他認為,新聞發言人需要媒介素養、專業素養和做人的基本品質。

  “不能回避問題”

  杜少中認為,新聞發言人干的是傳播的事,首先對媒體要有開放的態度,同時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這就是媒介素養。

  在中國傳媒大學的全國領導干部媒介素養培訓基地,每年會迎來數千受訓學員。杜少中在培訓中發現,一些學員不從事宣傳工作,就抱著“最好別輪上我,別讓我接受采訪”的心理,但是他認為,在現在的時代,任何人都是自媒體,公務人員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記錄下來,從而對其所在機構產生影響。

  杜少中說,作為新聞發言人、公務人員,不能只是接受采訪,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主動發聲,比如他自己在環保局工作時就已經開設了微博。

  “不能一問三不知”

  “不能一問三不知。”杜少中說,新聞發言人不是專門為了“伺候”記者而準備,而是為了回答公眾心中的問題,記者和發言人的目的都是為了給公眾科學的結論。

  董關鵬告訴北青報記者,媒介素養可以后天培養。從國家部委的新聞發言人來看,主要分三種:第一類別的新聞發言人,既是專業領域的專家和實踐者,也是具有多年豐富經驗的新聞宣傳工作主管領導;第二類別的新聞發言人,是該部委新聞宣傳部門的負責人,但不一定是本行業專家,在他們的新聞發布會上,會邀請所在部委司局的負責人來共同發布與解讀;第三類別的新聞發言人,是精通所在部委業務的專家型領導,但是沒有從事過專門的新聞宣傳工作。

  “不能推卸責任”

  杜少中認為,新聞發言人必須要有為人處事的基本素養,必須要誠信。董關鵬認為,無論是政協大會還是平時任何單位的任何一場發布會,如果新聞發言人遇到確實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就應該簡明而如實告知“不知道”,并表達在會后會協助找到答案的意愿。“我們的培訓從來不會訓練發言人巧言辭令或不懂裝懂。真誠是優秀新聞發言人共同的為人處事之道。”

  延伸

  現場“答不上來”怎么辦?

  “經過前期大量的準備,到了現場90%的問題都已經可以應對。”張靜說,相對于長期從事這一工作的業內人士來說,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出的問題一般都在發言人的掌握之中,就是說事先都有準備,現場最大的變量其實是記者提問的角度。

  碰到熟悉的領域,刁鉆的角度,發言人要熟練掌握“搭橋”的技巧,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把答問扭轉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對于媒體提出的“負面”問題,發言人不能夠重復該問題,而且需要將其轉為“正面”的回答,即發言人所在機構希望向公眾傳達的內容。

  杜少中告訴北青報記者,由于平時對工作和輿論關切已經非常了解,基本很少出現回答不上來的問題,如果遇見自己沒有聽說過的情況,也不要顧左右而言他。如果他問一個具體情況,可以告訴他原則作為參考;如果他提一個模糊的問題,可以用一個具體的事來說明。“這樣可以有助于向公眾傳播,不會造成你不說他非問。如果確有必要,事后可以給予幫助作出充分的解讀。”

  本組文/本報記者 趙婧姝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新聞發言人 發布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 色福利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日韩综合观看成人91 | 亚洲午夜Av在线 | 色yeye网址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