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吳曉求:中國居民金融資產比重未來將顯著提升

2015年12月31日 10:47 | 來源:和訊房產
分享到: 

12月29日下午,第十三屆中國財經風云榜暨第六屆地產金融創新峰會在北京(樓盤)召開。本次論壇主題為“金融重構地產 大數據時代下的地產新周期”,藉此契機,和訊地產金融平臺、匯聯易家金融平臺正式發布,暨和訊網匯聯金融戰略合作啟動;同時,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中房集團理事長孟曉蘇、原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匯聯金控主席兼執行董事鄭偉京等經濟學領域精英、地產行業大腕齊聚一堂,就地產新經濟時代的話題展開深度思考與交流。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


會上,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就中國經濟轉型路徑及金融創新作了主題演講,他認為,如果說把地產和房地產、金融資產都認為是一種資產的話,中國的未來這兩種資產的結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作為居民的資產結構變化趨勢來看,我認為未來的中國一定是居民的金融資產特別是證券化的金融資產比重會明顯地提升。作為不動產資產,在我看來應該說在近年達到了頂峰,當然不動產或者房地產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


以下是他的演講實錄:


吳曉求:這個題目是組織者給我起的,事實上按照我的知識結構是講不了這個題目的。我也看了一下這個論壇的主題叫“金融重構地產”,這個挺有意思,金融重構地產還是挺難的,要說互聯網重構金融有可能,互聯網能不能夠重構地產也比較困難,因為地產畢竟是相對定制的產品,它需要體驗的,所有需要體驗的東西互聯網都很難顛覆它。但金融產品它沒有體驗,所以,它可以重構。


當然,如果說把地產和房地產、金融資產都認為是一種資產的話,中國的未來這兩種資產的結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作為居民的資產結構變化趨勢來看,我認為未來的中國一定是居民的金融資產特別是證券化的金融資產比重會明顯地提升。作為不動產資產,在我看來應該說在近年達到了頂峰,當然不動產或者房地產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


作為資產來說,如果未來的中國居民資產還是不動產或者房地產比重越來越大,那就只能說明中國的金融越來越落后,因為它沒有提供給投資者風險和收益匹配的資產。


在這個發展經濟體中,居民資產結構中,證券化的金融資產永遠是要不斷提升的,這是個基本趨勢。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說金融可以重構地產還有點意思,從資產替代比例角度來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資本市場會有很大的發展。


剛才我看和訊網的總編輯專門說到了“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當然我們一般不這么提,只是提“供給側改革”。這些詞在經濟學里早就有了,因為供給和需求永遠是市場兩個方面,從宏觀經濟來看側重于需求方還是側重供給方,不同的階段應該有不同重點的,在現階段,因為中國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所以,我們要注重供給側改革,我認為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供給側改革實際更重視市場的價值,市場的作用,這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第一,如果注重需求方管理,實際更加重視政府在整個經濟調整中的作用,供給側改革并不意味著未來政府在宏觀調控中不起作用,只是說重點還是讓市場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是一個重要的含義。


第二,從重視需求到重視供給,意味著我們從過去重視總量擴張、規模擴張現在重視結構的調整,包括去過剩產能,去僵尸企業,這些都是進行重大的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結構調整。


第三,供給側改革更加重視效率,不太重視規模,不太重視速度,效率和質量是極其關鍵的,因為中國已經是進入了中等收入發達國家的中等水平。所以,現在我們注重效率變得非常重要。


第四,供給側改革更加重視存量調整,需求管理更加重視增量的變化,這些可能是我們從重視需求感覺到重視供給側改革的變化重點。


2016年,我想對中國資本市場來說是個市場化變革之年。在十年前,資本市場中推動了股權分置改革,那個改革我們稱之為“結構調整年”,過了十年之后,我們現在進入到市場化改革年。市場化改革年將對中國資本市場產生不測因素,不測因素也可以理解為不確定性因素。


對資本市場投資者來說,不確定性因素實際是給了他機會,因為一個比較聰明的投資者更喜歡的是市場不確定性,不太喜歡市場確定性。說這個企業非常確定,年初就知道他一年盈利的規模,利潤的預算偏差非常小,我想很多投資者不喜歡這樣的企業,盡管他的利潤非常高,因為它已經非常確定了。但很多投資者,特別是一些聰明的,有點先知先覺的投資者是喜歡不確定的,在不確定中他才能找到機會。當然不同的人對不確定性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把不確定性理解為風險,有的人把不確定性理解為機會。機會和風險在不同的人眼里是完全不一樣的,實際上它本質是一個東西,就是不確定性。


因為2016年中國資本市場是個改革年,所以它的確有不確定性。它主要是哪些方面的改革呢?


第一,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國務院已經授權,推進注冊制改革,我想改革之年第一項大事就是發行制度的注冊制改革,這項改革可以對中國資本市場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它的監管重點還是市場結構,投資價值等等,都會發生重大變化。這個改革也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改革,這是其一。


注冊制改革,很多人會給它一個相對悲觀的預期,實際完全沒有必要。注冊制改革將會改善中國資本市場、股票市場的供給結構,理論上說會提升它的供給效率。


第二,上市公司標準的調整。注冊制改革不可能延用原來核準制上市公司的選擇標準,原來上市公司的選擇標準是工業化時期的標準,它非常注重企業的規模、歷史、盈利,甚至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這是它必須考慮的。在注冊制時代,我想可能這些標準都要做淡化處理,更重要的是注重它的成長性。


今天它可能虧損,只要未來有成長性就可以。因為市場投資理念,它不看重這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而是看重在未來的成長性。關注的是信息披露,不關心你今天是不是賺錢了,以前是不是盈利了,當然它必須如實披露。上市公司標準我想會做重大的調整。為什么到3月1號才實行呢?兩個月時間,監管部門要做大量工作,他要調整一系列的程序和規則。


第三,交易制度也會發生重大的變革。從1月1日起,市場整體停擺制度就會推出,這是個重大變化,市場會不會實行T+0制度我們正在研究,目前個股漲跌停板制度會保留,我想這兩者會擇其一。整個制度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第四,并購重組將會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功能,也就是說并購重組將會采取簡易化的程序,今天并購重組是采取核準制條件下非常復雜的程序,這個程序降低了并購重組的效率,而且為并購重組帶來了大量的尋租,造成市場的不公。同時對并購重組目標公司也會優化。


第五,監管的重心將會發生重大變化。過去的監管重點是放在事前監管,讓什么樣的企業可以上市,這是我們監管的重點。從核準制到注冊制,這個監管的重點,我想會從關注到什么樣的企業上市會過渡到關注信息披露,關注市場透明度,維護市場透明度;同時,嚴厲地打擊虛假信息披露、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規違法行為,我們監管重心也會后移。


第六,市場風險結構會發生重大變化。過去ST公司經常被認為是殼公司,它的價值會做出非常高的預期,實際未來會找到平衡的機制,也就是退市機制將會成為市場化機制。我們退市機制效率非常低,這和我們發行制度有關系。有什么樣的發行制度就會有什么樣的退市機制,有市場化的發行機制就會有市場化的退市機制,所以退市機制將會大大提高效率,市場風險結構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原來賭一把賭ST風險投資理念我認為行將淡去。


第七,處罰責任將會發生重大變化,因為它畢竟已經變成市場化了,只要中介機構向交易所推介它上市,采取聆訊制度、注冊制,對所有的虛假陳述,虛假信息披露,虛假上市行為都將采取嚴厲的處罰,處罰到他永生不可能翻身,只要他做這樣一件事情永生不可能翻身。不像現在他做這樣的事情,來個市場進入罰50萬元了事,到那個時代將不會這樣。嚴厲的刑法更重要的是從經濟上處罰他到永世不得翻身。這是2016年我想中國資本市場將要發生的變化,這需要人們從中思考,尋找到其中的機會,避免其中的風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吳曉求 地產新經濟時代 中國經濟轉型路徑 金融創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一级a在免费线看久久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 在线观看片免费观看不卡 |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