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說說供給側改革:消費領域看點多 國際分工地位提高
在“供給側改革”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的時候,人們不禁發問,供給側改革為我們帶來什么?對此,專家指出,供給側改革其實是一攬子綜合措施,它對于整個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小到居民的日常消費,大到國家經濟的產業結構,而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消費、傳統產業等領域都將提質升級,世界也將分享到我國供給側改革的“紅利”。
【 消費領域看點頗多 】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提出,消費這駕“馬車”再次成為關注點,而這次我們看到了一些新變化,那就是“新消費”、“消費升級”更多地被提及。
上個月,國務院連發兩文——《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為促進“新消費”及“消費升級”提出指導意見。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指出,我國的消費結構升級正處于一個歷史關節點,消費結構升級將集中體現在服務型消費的快速增長上。
“就服務型消費而言,目前我國現代服務業供給明顯不足。特別是具有很強消費能力的中產階層正逐漸增多,多元化、高層次的消費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但這方面的供給卻始終沒能跟上‘節奏’。因此,在供給側改革推動的過程中,醫療、教育等需求旺盛的領域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經濟學家趙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以教育來看,市場已經不再滿足于基本的線下教育,在線教育投融資熱度持續高漲。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常務副秘書長李德芳表示,在線教育作為新型的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正逐步成為教育新熱點。
此外,專家指出,供給側改革將讓我們迎來消費供給的大規模變革和擴張,智能裝備和信息經濟的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創新領域、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消費、包括體育賽事營銷和體育產品設計在內的體育消費都將進一步發展并不斷為居民創造更多的新消費點。
【 傳統產業也有春天 】
供給側改革讓傳統產業面臨一定挑戰,但其所帶來的機遇也不容忽視。
“供給側改革較為重要的兩點是降成本和釋活力,這兩點將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寬松的環境支撐。如今,傳統產業在勞動、土地及資本生產要素方面普遍面臨著較重的成本負擔,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轉型升級,而供給側改革就是要改善生產要素、逐漸降低成本,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了多方面措施來降低企業成本,這對于傳統產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另外,供給側改革也會逐漸釋放活力,推動壟斷企業的改革,引入更多民營資本,釋放企業的積極性,這將進一步解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束縛。”趙曉說。
大環境改善的同時,傳統產業更需抓住機會加快轉型升級。趙曉指出,傳統產業想要實現突破還需要重點把握住“變”與“新”,所謂“變”,就是要逐漸向高科技、高品質轉變;所謂“新”,就是要與新知識、新環境融合,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本市場以實現“蛻變”。
以鋼鐵行業為例,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和電子商務已經緊密結合,國內鋼鐵電商已超過200家,線上交易已成為鋼鐵行業一個重要的交易渠道。寶鋼、首鋼、萊鋼等鋼鐵集團均擁有電商平臺。
中國社科院世界能源研究室主任徐小杰表示,能源物聯網是大勢所趨,從長遠來看,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變不僅僅局限在電子商務這一領域,而將是從生產、運輸、分配到消費整個流程的重塑。
專家指出,傳統產業如果能夠充分把握住供給側改革中的機會,那么不僅可以實現自我的“華麗變身”,更將為我國經濟提供全新動力。
【 國際分工地位提高 】
供給側改革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國內市場,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及世界經濟都將受益于這一改革所帶來的利好。趙曉表示,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我國企業的成本負擔會有所減輕,這將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經濟結構的改善也將促使我國的產業逐漸向高端發展,而這些都將會逐漸提高我國的國際分工地位。
當然,我國推動供給側改革對世界經濟也將是一個重大利好。西班牙圣巴勃羅大學教授恩里克·凡胡爾認為,外國企業不再將中國視為低成本生產基地,它們進入中國更看重的是中國優越的創新氛圍、科研潛力和日益充裕的資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在我國實施全方位開放以及“一帶一路”等倡議的背景下,通過進行供給側改革,國內市場的有效需求將大幅增長,中國與其他經濟體的分工將更為細化,對其他經濟體的拉動層次將更加豐富,綜合效果將進一步提高。
專家指出,供給側改革對于我國和世界而言將是一個重大機遇,中國與世界在信息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將有更多合作空間,我國不僅將更深程度地融入世界經濟,還將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秩序合理化、公平化的積極力量。記者 邱海峰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經濟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