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何丕潔:凝心聚力精準發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充分發揮貧困人口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和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要賦予貧困人口對自身發展的權利和責任,重視和挖掘他們的鄉土知識、內在需求,培育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意識,激發和調動貧他們的內生動力。要讓扶貧對象參與扶貧開發,使他們成為發展的執行者和受益者。絕不能在精準扶貧過程中使一些人滋生“等、靠、要”的思想,甚至侵占扶貧資源的行為。
貧困人口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自我發展能力弱的困難。民革在參與扶貧開發中始終高度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和貧困人口的能力建設。發展教育既是貧困地區獲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阻斷貧困現象代際傳遞的根本之策。貧困地區要樹立教育優先發展的理念,讓每個農村兒童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幫扶教育發展要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核心位置,多措并舉,定向施策。通過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支持和引導貧困人口實現就業,形成健康文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同時,精準扶貧也要在項目設計中充分考慮貧困人口的醫療和社會保障等需求,確保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生活和醫療有保障。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整合資源,把錢花在刀刃上,把力使在關鍵點。精準扶貧亟須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資源,形成一套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互為補充的運行機制。以前的扶貧工作條塊分割,眾多部門之間溝通協作不足造成扶貧項目簡單重復和監管困難,既浪費了有限的社會資源,又影響了扶貧資金的使用效益。民主黨派具有地位超脫、不涉及具體利益的政治優勢,可以從資源整合的角度協助政府更好地推進精準扶貧。整合資源首先要建立整體一盤棋的思維,打破過去各自為營的局面,瞄準扶貧對象理清扶貧思路,圍繞整體規劃協同推進脫貧措施。其次從源頭上對扶貧項目和資金進行整合,對各種扶貧資金投入、分配、使用和管理都要有嚴格的制度監管,所有的扶貧項目資金都要接受審計。要打破原有運行監督模式,實現部門之間信息充分共享,建立全方位有效的扶貧監測和評估體系。
參與扶貧開發,促進社會和諧,是民主黨派的一項光榮使命和重大職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階段,民革全黨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凝心聚力,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革中央 何丕潔 扶貧 貧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