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進唐山市委主委:京津冀協同發展繞不開人才共享體系建設
京津冀雖然比鄰發展,但是高層次人才共享機制一直沒有形成。京津冀人才儲量比較大,但是京津冀地區內的人才合作層次較低,大多是依賴政府各種項目為依托的項目型短期合作,人才資源的整合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盡管從地域上來看,京津冀區域天相接地相連,但由于京津冀三地分屬于3個不同的行政區域,行政關系各自獨立,許多工作難以全面的協調和推動。在經濟發展、產業協同、社會進步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溝通,長期有效的協作機制還未形成,由此造成三地各自為政,沒有形成有效的深度人才合作機制。京津冀協同發展人才共享體系建設首先應該合作建立引智項目和專家庫,共享項目和人才信息,交換信息資源,實現互通互聯,充分發揮三地在引智成果共享中的主體作用,探索引智成果共享體系建設,創新引智成果發現、認定和共享機制,實現“三地聯動、資源共享、成果互補。
要進一步加強科交流合作,加快創新協同中心建設,大力推進協同創新,推動高??蒲性核献?,建立一批協同創新中心,提高研究解決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問題的能力;聯合開展課題研究,鼓勵高校教師合作開展課題研究,支持教師共同申報國家級科研項目,針對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課題和重大技術問題,聯合攻關;科研儀器設備共享,鼓勵三方高校共建科研平臺,重點實驗室相互開放,儀器設備三方共享。
著重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各自比較優勢,樹立“三地一家人”的理念,在制定各級各類教育發展規劃時,及時與另兩方溝通協商,增強規劃的互補性,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建立京津冀基礎教育質量聯席評價機制,制定科學、規范、合理的基礎教育質量評價監測指標體系,加強對區域內基礎教育的督導評估;舉辦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發展論壇,舉辦京津冀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合作發展論壇,推動京津冀教育發展一體化。
要從技能型人才的優勢共享出發,從京津向河北轉移制造業。在每萬名從業人員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分別為4974萬、3390萬、2950萬,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人數分別為563萬、190萬、86萬,而具有技師及以上等級人數分別為125萬、106萬、150萬。這表明,與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在高學歷人才方面沒有優勢,但是河北的技能型人才優勢明顯。因此,河北省應該,全方位配置熟悉制造、生產、成型、加工的高、中、低層次人才,以協同共享網絡平臺為支撐,建立三地間流動人才積分與檔案制度。
此外,隨著“十三五”京津冀路網建設,為三地科技人才提供流動與合作的通勤—工作—生活配套體系。開通城際短期工作證、居住證、景點游玩、交通、商業購物于一體的同城一卡通制度,便利出行生活。建立針對這部分人群的戶籍管理、異地社會保險對接等事宜的三地定期議事制度;推動職業資格認證與考試同城化;針對這部分人群實現同城化的人才市場與人才管理的制度, 更有效地避免京津冀各地人才流動管理壁壘。
(作者為唐山市政協副主席、民進唐山市委會主委)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進 唐山市委主委 京津冀協同發 人才共享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