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韓啟德:繁榮學術交流 強化人文情懷 堅守科學道德 勇擔社會責任

2015年12月18日 15:01 | 來源:九三學社中央宣傳部
分享到: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即將勝利閉幕。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本次大會高度重視,劉延東同志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大家深受鼓舞。昨天下午見到多位敬仰的前輩,看到他們80多、90多歲了,仍然精神矍鑠,步履矯健,非常欣慰;見到很多久違的醫界老朋友,覺得非常親切;甚至遇到了在香港的50年未見的上醫老校友,有一份驚喜。大會再次選舉我為名譽會長,我深感榮幸,當盡力為中華醫學會作出自己實實在在的貢獻。

中華醫學會歷經百年滄桑,始終以服務民眾、振興中華為己任,充分發揮了醫學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重要作用,為推動我國醫學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人民正在實現中國夢的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迅跑,中華醫學會也迎來了下一個百年。中華醫學會當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并銳意改革,不斷創新進取,努力走在中國特色群團建設發展的前列。為此,我提幾點建議:

第一,繁榮學術交流,努力做世界醫學創新的引領者

中華醫學會要進一步發揮國內外學術交流的平臺作用。目前,中華醫學會每年舉辦300多場各類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和交流活動,服務至少20萬醫學科技工作者,影響面、覆蓋面都很大。但總的看來,分學會、分專業的交流比較多,跨專業、跨學科的交流比較少;介紹發達國家新知識、新技術比較多,自己的創新研究和交流比較少;單向的學術報告和信息傳遞比較多,雙向的思辨和交鋒比較少,有的學術會議甚至流于形式,商業味道太濃。我們應該加強謀劃,明確學術交流的價值和重點,進一步提升學術交流的層次和水平。此外,中華醫學會主辦各類醫學科技期刊174種,這是國內任何其他科技社團都難以比肩的,但我們的辦刊質量與大家的期盼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要下決心實施科技期刊改革,下大力氣打造若干一流刊物,展現中國醫學期刊的國際水準,塑造世界醫學科技的中國學派。這里,要把握好國內與國際、普及與提高兩個方面的平衡,辦刊的第一目的是促進學術交流,要以讀者為本,準確定位讀者群,當前大多數的刊物還是應以國內醫學同行為主要服務對象。水平高了,中文發表的文章照樣可以產生國際影響。最要避免的是國際無影響、國內無讀者,那就是白費勁和浪費了。

第二,強化人文情懷,努力做仁者醫人醫心的傳承者

當前,“技術至上”觀念和風氣在世界范圍內蔓延,數千年來醫者醫人醫心的情懷正在現代技術洪流的裹挾下失去往日的溫熱。“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純良不可信也。”希望醫界同行能夠不忘初衷,始終懷著醫者仁心,以杏林春暖,慰世道人心;以博愛之懷,踐醇良之行,讓醫學回歸“仁術”,讓每一位患者真切感受到來自醫者的摯愛和溫情。

第三,堅守科學道德,努力做醫學共同體精神家園的守望者

中華醫學會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聚全國醫界于一堂,則尊重我界之道德,實為先務也。”近年來,我國科技界在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必須引起我們的警覺。比如僅在今年,3月,生物醫學中心(BioMed Central) 撤回43篇文章,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斯普林格(Springer)撤回64篇論文,全部出自中國;10月,愛思唯爾(Elsevier),撤銷的9篇論文也全部來自中國。這三次撤稿的理由,不約而同都提到了“同行評價涉嫌造假”。而這些被撤稿的作者,都來自醫學界,甚至國內知名大醫院。這里有制度和社會原因,但醫學工作者首先應當深刻反省。“良醫處世,不矜名,不計利,此其立德也。”醫學共同體當自律、自警、自重、自強。我認為,中華醫學會可以從建立會員退出機制做起,建立學術誠信檔案,一旦發現觸及學術紅線的行為,應當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中華醫學會主管的128個期刊要嚴把關口,健全審稿、用稿、撤稿機制,用學術規范引領行為規范。

第四,勇擔社會責任,努力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

中華醫學會成立之始,顏福慶會長就發表《醫家之責任》的長篇演講,強調醫者對于社會固有應盡之天職。當前,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是事關億萬百姓切身利益的宏偉事業,我們不能冷眼旁觀、置身事外,而是要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前不久,中華醫學會組織醫學科技工作者參與國務院交辦的“基層公共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使用、管理政策落實情況”的第三方評估,直接為加強醫藥、醫療、醫保聯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后,中華醫學會要組織帶領醫界同行,聚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熱點難點,深入調研、主動建言;要承接好科技評價、科技獎勵等政府轉移職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公共服務;要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等渠道,破除養生謠言,傳播健康生活知識和理念,幫助民眾養成正確的疾病預防習慣和就醫觀念和行為習慣。

借今天這個機會,我還想對中華醫學會提一個建議。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為大眾健康與疾病的診療帶來福祉。但與此同時,有相當一部分技術缺乏足夠有益于病人的臨床證據。由于種種原因,當前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非常嚴重,不僅造成很大浪費,降低社會醫療經費的效益,而且給人增加嚴重的心理負擔,有的甚至還直接給病人帶來傷害。上個月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文章,舉出10個典型例子,包括韓國從1993年到2011年的18年期間,由于廣泛采用甲狀腺超聲篩檢,甲狀腺癌檢出率增加了15倍,幾乎所有診出的病人都進行了放療或手術治療,手術造成11%的病人甲狀腺機能低下和2%病人聲帶麻痹,但是甲狀腺癌的病死率與18年前相比,卻并沒有變化;還有證據表明急性下背部疼痛自愈率平均為16.5天,服用撲熱息痛無論對病程還是鎮痛,都無顯著效果。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醫學共同體有責任不斷完善臨床指南,為克服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采取切實措施,這樣的作用是別的機構和組織無法取代的。美國內科學會在2009年發起“聰明選擇行動”(Choosing Wisely Campaign), 由每個醫學領域的學會列出5項最不合理的診斷或治療項目,至今已經擴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意大利、日本、荷蘭和英國,這個運動越來越完善,對醫學技術的合理應用發揮了好的作用。我建議中華醫學會組織各個分會適應中國實際情況,盡快開展類似行動。這是中華醫學會應盡的社會責任,我相信也是中華醫學會擴大社會影響好的著力點。

中華醫學會是全體醫學科技工作者自己的組織,也是我國擁有個人會員數量最多的科技社團。今天,中華醫學會新一屆理事會成立了。我們要學習貫徹中央群團工作會議及相關文件精神,深化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改革,處理好公益屬性與經營活動的關系,加強總會與各地分會的溝通聯系,加大同基層一線醫學科技工作者的聯系力度,進一步提升為會員服務的意識和能力,把學會建設成為更富朝氣、更有活力的醫學科技工作者之家。

我們正身處一個蓬勃的時代,工作在一個盛世的中國,我們的心境無限伸展,我們的舞臺無限寬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讓我們傳承歷史、銳意改革,求真求實、善于創新,以無畏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奮力前行,協力開啟中國醫學發展的下一個宏偉百年!(此文為韓啟德主席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九三學社 韓啟德 學術交流 中華醫學會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 一本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 五月天在线亚洲牛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